跳转至

电子版附1

伤寒论的度量衡问题一直是中医有争议的话题。有中医按照一两3克换算,也有人按照1两15克进行换算。光明中医教材编写于80年代,当时的主流是1两3克。经过近30年的发展,关于《伤寒论》的剂量问题,有多位专家进行了考证,李可老中医根据临床实践及相关文献,认为伤寒1两应为15克。

这里引用剂量考证比较详实的一篇文章供学习者参考。

《伤寒论》实际用药剂量考证及分析

曹生有 达志河 (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医医院 733000)

摘要 《伤寒沦》所载方剂组方精简,每方平均用药4.75味。用药剂量大于现行教材《中药学》和《方剂学》所规定的剂量,这与《伤寒论》载方组方有法、煎服有度、一剂取效有关。

关键词 《伤寒论》 中药 剂量

张仲景所著《伤寒论》成书于东汉,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,把古代理论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起来,理法方药完整而内容明确系统,历代医家都推崇备至。如明代李濂《医师·张仲景补传》中说“华佗读而善之日:此真活人书也。”唐代孙思邈《千金翼方》中也有“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”之叹,各家都宗奉《伤寒论》为“医门之规矩”,“治病之宗本”,“方书之祖”,无不对其高度评价而珍视。但《伤寒论》著述言词精简,义理深奥,又经历代医家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之注解,使我们对《伤寒论》所载方的应用难以掌握,多试不验,时有“经方难用”之说。究其原因可能与辨证不当、识症不准、调护不周、煎服失宜有关。据我们多年研习《伤寒论》,结合临床实践观察考证,其主要原因还在于用药剂量上,正所渭“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”。《伤寒论》虽然在其方后每味药都有明确剂量,但因其成书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,由于时代的变迁、度量衡的更替,对其用量各家众说纷纭(如表1)。由表1可知同是明代医家之说相差6倍之多,同是清代学者也相差甚远,使我们有无所适从之感。现在《方剂学》教材(95年版)将汉代1两规定为现代3g。古今医家对《伤寒论》方剂药物剂量虽然作了很多考证与研究,但至今仍未作出结论,并且我们在临证处方时对原方用药剂量比例随意调整,不遵原方用药剂量之比,且将姜、枣、草任意理解为引使调和之品,致使经方原意不能体现,奇效不能发挥。经我们多方实践与考证后认为,对《伤寒论》用药剂量的重新认识和掌握对于临床大有裨益。在此不揣学识之通,对《伤寒论》实际用药剂量加以探究。

1《伤寒论》方中药物用量单位

据统计,《伤寒论》方中用药有用重量作单位的,有用容量作单位的,有用数量作单位的,不同种类的药物有容量、重量、数量单位的不同,同一种类药物也有容量、重量、数量单位的不同,如半夏有两、升、个的不同。

1.1关于重量单位的考究

在宋代《证类本草》曾引《名医别录》指出“古称唯有铢两,而无分名,今则10黍为1铢,6铢为1分,4分为1两,16两为1斤”。在《菅子,轻重》中言“黍者,谷之美者也”。《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》中说“黍又叫·1243·黍子是粘黄米即现今黄米。经天平称量10粒黄米去皮者约0.12g,不去皮者约0.13g,一两黄米约3840粒,称量在2.9g至3.2g,李时珍之说古一两等于今一钱大概源于此说,现行《方剂学》教材将《伤寒论》方中药物剂量1两定为3g也是依据李时珍之说规定的。近年来由于考古研究的逐步深人,对度量衡的研究也日趋完善,各家研究逐步趋于统一,如表2。经我们对数量作单位药物的考证(见下述),结合上述各家的研究成果,我们认为将《伤寒论》中药物剂量1两定为现在15g为妥。在《伤寒论》中多数药物为3两(今45g),有些药物用量更大,如竹叶石膏汤中的石膏,甘草汤中的生地,赤石脂禹余粮汤中的赤石脂,禹余粮均用至1斤(今240g),小柴胡汤中的柴胡、半夏、厚朴、甘草、生姜,人参汤中的厚朴、生姜用至半斤(120g)。这些都说明《伤寒论》所载方大于现行《方剂学》教材规定的量。

1.2关于容量单位的考究

用容量单位的药物历代所论也不一致。明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指出“古之1升即今之2合半,量之所起为圭,4圭为1撮,10撮为勺,10勺为合,10升为斗,5斗为斛,2斛为石”。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中解释圭、撮均为容量单位,6粟为1圭,10圭为1撮。粟为谷子,去皮者叫小米。依李时珍之说推算1升有2万4千粒谷子,依6粟为1圭之说,1升为6万粒谷子。经量标置量分别均为78ml和198ml。综合各家之说(见表3),结合我们的考证,我们认为将《伤寒论》1升的容量定为现在的200ml为妥。在宋《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》中记载:“凡云半夏1升者洗毕称5两为正,蜀椒1升者3两为正,吴茱萸1升者5两为正。”由于药物材质、比重等不同,所以同为1升的不同种的药物其重量自然不同。我们对《伤寒论》所载用容量作单位的药物进行了考证,详细资料见表4。吴茱萸在吴茱萸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分别用至1升(今84g)、2升(今168g),与现在临床用量差距较大。半夏在《伤寒论》方中多用半升(42g),也较现在临床用量大。从容量单位的考证也可印证我们对重量单位的考证定为15g是比较恰当的,如小柴胡汤中柴胡用至半斤(今120g),其它方3两(今45g),也与容量单位的考证基本相符。

1.3关于数量单位的考证

我们随机选择市售地道商品药物,将《伤寒论》所载以个数为单位的药物,对同一种药随机计数5次进行称量取其平均值,如表5。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曾经作过考证,说“大附子1市斤有8至1O枚,附子1枚作现在市称30g计”,与我们考证基本相同。从数量作单位的考证上来看,也证明我们对容量和重量单位的考证是比较恰当的。上述药物杏仁、桃仁、水蛭、附子等的用量均较现在临床所用量大,更较现行教材折合换算量大,但汉至今已两千余年,其物种的变迁、进化衰变等因素可能使个体大小发生变异,这有待于进一步考证。从以上重量、容量、数量三方面的考证,我们可以看出《伤寒论》用药剂量比教材规定1两等于3g大5倍,但又小于《方剂学》古方药量考证规定的1两等于31.25g。约为其二分之一的量。

表5《伤寒论》部分药物个数与重量的换算表

2《伤寒论》方用药量大的原因

究其原因,虽然与当时仲景所处的社会漓乱、人民生活颠沛流离、所患之病重、所禀体质异有一定的关系,但深究《伤寒论》,与其组方之严谨、用药之精简、煎服之法度有更为重要的关系。我们认为《伤寒论》中用药量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:

2.1方简量大,味多量轻

《伤寒论》所载方中2—7味药组方的用量多大,1O味以上组方的比较轻,如只有2味药组方的甘草干姜汤、芍药甘草汤、桂枝甘草汤中,甘草、桂枝用至4两(今60g),4味药组方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中的茯苓,7味药组方的小柴胡汤中的柴胡均用至8两(今120g),而在有14味之多用药的麻黄升麻汤中均为6珠(今3.8g)。在《伤寒论》中药味少而单味用量大,药味多而单味用量小的组方屡见不鲜。这说明张仲景在药物剂量的轻重斟酌上,依据方药组成特点、主治病症轻重缓急上很有讲究,药少量大而功专力宏,药多量轻而配伍精当。

2.2君药量大,辅药量轻

《伤寒论》方在组成配伍上,君臣佐使,层次分明,君药量必大。如桂枝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说“上气咳逆结气,喉痹、吐吸、利关节”,在《伤寒论》中主要治气上冲而脉浮缓虚,以桂枝为君药的桂枝附子汤、桂枝人参汤中用至4两(今60g),桂枝加桂汤中用至5两(今75g),桂枝汤中用3两(今45g),而在桃核承气汤、茯苓甘草汤、葛根汤中作为辅药只用2两(今30g)。再如麻黄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言“主治中风伤寒头痛、温症、皮表出汗去邪气,止咳逆上气,除寒热,破瘢坚积聚”,在《伤寒论》中主治无汗而肿,兼治喘、身痛、身黄,如在以其为主药的大青龙汤中用至6两(今90g),麻杏甘石汤中用至4两(今60g),而在其为辅药的桂枝越婢汤、桂枝麻黄汤中分别只用18铢(今11.25g)和16株(今9g)。另外如附子、半夏、生姜等均如此。仲景组方所选君药必用大量,取其力专效宏,直达病所。

2.3煎服有法,其量必大

综观《伤寒论》方所取煎服法(如表6),所用方药多为1剂取效,现在临床少则3—5剂,多则上百剂,相比更显其药效显著。其煎法多久煎、慢煎,只用1煎取汁。服法为:顿服或分次服,中病即止,不必尽剂。从仲景煎服法可以看出,浓煎取汁,药力雄厚,有的放失,疗效必著,所以其用药剂量大是有道理的,这充分体现了仲景组方用药的精妙。

2.4针对主症,用药量大

在《伤寒论》方中生姜治“恶心呕吐”,吴茱萸汤主治“干呕、吐涎沫、头痛”,生姜用至6两(今90g);在真武汤加减法中“若呕者”生姜加用至半斤(今120g),栀子生姜豉汤、旋复代赫汤等方中均有恶心呕吐之症,生姜均用至5两(今75g)。再如半夏治“呕吐而不渴”,在葛根加半夏汤、黄苓加半夏生姜汤、竹叶石膏汤均取半夏之功治呕吐而不渴,用量达半升(取52g)。由此可见仲景对于症候中出现的主要症状,选择用药,其量必大,这说明对症候中出现的主要症状,取其大量,其效必然显著。

2.5组方精简,选取大量

《伤寒论》有113方,共用91味药,药物组成数(如表7)最简方为1味药,最繁方为14味,平均每方用药4.75味,组方用药多用2至7味药,共97方,占总方数的85.84%,9味药以上方剂只有6方占总方数的5.30%,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张仲景组方用药精简,配伍选药严谨,因为组方用药少,所以药物剂量就大。从《伤寒论》的组方用药、煎服方法、针对主症的选药、方剂药物君臣佐使的配伍的学习和研究可以看出,《伤寒论》方用药量大,有的放失,有理有据。

3《伤寒论》方用药剂量临证应用注意事项

3.1辨证务求准

应用《伤寒论》方时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其精髓,辨证务求准确,细心辨识所用方的适应症,有是证方用是方,有是症方用是药,不可随意揣度。药症不对,方证不符,不但不能收效,反致其变。笔者曾治一老年女性患者,因畏寒怕冷,汗出如水,身痛不休,四肢抽搐不适,舌质淡,苔薄白,脉虚浮,经静脉输注生脉液、黄芪液、参附液,口服玉屏风、牡蛎散等治疗15天无效,思之与桂枝加附子汤证同,疏方:桂枝、白芍、生姜各45g,甘草30g,大枣12枚,附子25g(先煎),严格按原方煎服,只服1剂,2服即愈。

3.2用量遵比例

应用《伤寒论》方不但应辨证准确,选方要对,用药量要偏大,更应熟记原方药量及各药之间的比例,务求其用量与原方相适应。如曾治一中年男性患者,患频发窒性早搏伴心悸不适,经服中西药治疗1月余无效,笔者依“心悸动,脉结代”之论,选炙甘草汤,初始未按比例用药,且用药量偏小,生地用9g,炙甘草用9g,服6剂无效,后按原方给用药:炙甘草60g,桂枝、生姜各40g,党参、阿胶各30g,大枣30枚、麻子仁40g,麦门冬50g,生地240g,依原方煎服法煎服1剂症状消失,心律恢复正常。

3.3煎服用原法

《伤寒论》其治病多为“1服愈,不必尽剂”。1服即1剂药煎成后的三分之一,一般1剂即可治愈所对症之病,而不是后世所谓20剂,30剂甚至上百剂,如薛立斋用药的“服30剂,百剂效”,李土材的“备参5斤,期于3月奏效”。应细心学习方后的煎服调护方法并能切实应用。如曾治一黄疸性甲型肝炎患者,选用茵陈蒿汤治疗,茵陈用至90g,与其它药同煎5剂不效,后重新学习其后煎服法“以水1斗先煮茵陈减6升,内2味,煎取3升,去渣,分温3服”后认识到久煎茵陈,少煎栀子、大黄,依其法服2剂即效。

3.4毒药

应斟酌在《伤寒论》中对一些毒性明显、原方用量大的药物如附子、巴豆、大黄、甘遂、虻虫、芫花等应根据药材产地、品种、炮制方法等具体情况以及患者的体质强弱、年龄大小,性别差异等灵活掌握,并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,不应生搬硬套,以免酿成不良后果。

3.5重视姜枣草

现在临床将生姜、甘草、大枣多用作引使调和之品,在应用《伤寒论》方时也随俗而施。综观《伤寒论》方多将生姜、甘草、大枣以药应用,如甘草干姜汤、炙甘草汤、甘草泻心汤都以甘草为君药,在炙甘草汤、当归四逆汤中将大枣奉为主药,在生姜泻心汤、真武汤中治呕的加减、半夏生姜厚朴甘草人参汤中均以生姜为主药,且在有姜、枣、草出现的方剂中用量都较大。所以我们在应用《伤寒论》方时不要随意将上述三味药理解为调和引使之品,应掌握其原方用量用法,据临床观察,炙甘草汤的取效与否与大枣的应用是否得当有一定的关系。

综上所述,我们对《伤寒论》的深入学习和探索,不论从药的组成多少,方剂的繁简,君臣佐使的配伍,煎服的方法,针对主症的药物选择,以及临床中对《伤寒论》所用药物的实际考证,结合古今医家对《伤寒论》用药剂量的论述,同时借鉴考古成果,我们认为《伤寒论》方中普遍的药物剂量,不论从容量、重量和数量上,都较我们在临床习惯所用量大5倍,主次分明,层次井然。本文如有不妥,请同道斧正、指教。

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12月第 17卷第12期

THEORYANDPRACTI FCHINESEMEDICINEDecember2007,Vo1.17~No.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