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第一节 眼与脏腑的关系

第一节 眼与脏腑的关系

眼之所以能够明视辨色,均赖于五脏六腑精气的濡养。《灵枢•大惑》说“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”。指出脏腑之精气充足与眼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反之,若脏腑功能失调,精气不能充足流畅地上注于目,就会影响眼的功能,甚至发生眼病,故《审视瑶函》中有:“脏腑之疾不起,眼目之患即不生”之说。

1.眼与心、小肠的关系:

(1)心主血脉,诸脉属目:《素问》五脏生成篇及脉要精微论说:“诸血者,皆属于心”,“心之合脉也”,“脉者,血之府”,“诸脉者,皆属于目”。由此可知,心主全身血脉,而脉中之血受心气推动,循环周身,上输于目。目受血养,才能维持正常视觉。若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,脏腑经络供给眼部的气血不足,则视物昏花;若血脉瘀阻,亦会发生视力障碍。

(2)心主藏神,目为心使:《灵枢•大惑》说:“目者心之使也,心者神之舍也。”这里的“神”是指人的精神意识、思维活动功能。由于心为神之舍,精神虽统于心,而外用于目,故目为心之使。《审视瑶函》还认为:心神在目,发为神光,神光深居瞳神之中,才能明视万物。《素问•解精微论》又说:“夫心者,五脏之专精也,目者其窍也。”由于心为神明之府,五脏六腑之大主,五脏之精气均授于心,在心气的作用下上注于目,且视物又受心神的支配,故人体脏腑精气的盛衰,及精神活动的状态,均能反映于目,所以目又为心之外窍。这一理论也是中医望诊中望目察神的重要依据。如临床所见神志不清的患者目不识人,正说明了眼之能够视物辨色,离不开心神的主宰。

(3)眼与小肠的关系:《素问•灵兰秘典论》说:“小肠者,受盛之官,化物出焉。”水谷由胃腐熟后,传入小肠,经小肠进一步消化,分清别浊。清者,其中包括津液和水谷之精气,由脾转输全身,而使目亦受到滋养。若小肠功能失调,清浊不分,脾的转输功能亦受到影响,可使眼目失于濡养而妨碍视觉功能。

此外,心与小肠有经脉互为络属,小肠的功能正常与否,既关系到心,也影响到眼。临床所见心火上炎之目疾,可移热于小肠,而出现小便黄赤、短少的症候。古人常用泻心火清小肠之法,则使小便自利,目疾亦可向愈。

2.眼与肝、胆的关系:

(1)目为肝之窍:《素问•金匮真言论》在论述五脏应四时,同气相求,各有所归时说:“东方色青,入通于肝,开窍于目,藏精于肝。”指出了目为肝与外界相通的窍道。因目为肝之窍,故肝所受藏的精微物质,能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眼,从而维持其视觉功能。

(2)肝受血而能视:肝主藏血,具有贮藏血液,调节血量的功能。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,但目为肝之窍,故在脏腑的精气之中,尤以肝血的滋养为重要。所以,《素问•五脏生成篇》说:“肝受血而能视。”《审视瑶函》则进一步说:“肝中升运于目轻清之血,乃滋目经络之血也。”并指出“血养水,水养膏,膏护瞳神,”才能维持眼的视觉。临证所见,肝血不足之人,每易目昏眼花。

(3)肝气通于目:肝主疏泄,具有调畅人体气机的功能。气既能生血,又能行血,凡是供给眼部的血液,无不赖于气的推动。《灵枢•脉度》说:“肝气通于目,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。”这就强调了只有肝气冲和条达,眼才能够辨色视物。

(4)肝脉上连目系:《灵枢•经脉》中说,足厥阴肝脉“连目系”。肝脉在眼与肝之间运行气血,起着沟通表里,联络眼与肝脏的作用,从而保证了二者在物质上和功能上的密切联系。所以,《仁斋直指方》说:“目者肝之外候也”。此说不仅指出了眼与肝在生理、病理上的关系,而且对临床指导辨证亦具有重要意义。

(5)眼与胆的关系:肝与胆脏腑相合,互为表里。肝之余气溢入于胆,聚而成精,乃为胆汁。胆汁于眼也十分重要,如《灵枢•天年》中说:“五十岁,肝气始衰,肝叶始薄,胆汁始减,目始不明。”《审视瑶函》又说:“神膏者,目内包涵之膏液,……此膏由胆中渗润精汁,升发于上,积而成者,方能涵养瞳神。此膏一衰,则瞳神有损。”由此可知,若胆汁减则神膏衰,神膏衰则瞳神失养,则可致视物不明。故在六腑之中,胆与眼有着直接的关系。

3.眼与脾、胃的关系:

(1)脾输精气,上贯于目,脾主运化水谷,为气血生化之源,使人体内而脏腑、经络,外而四肢、九窍,皆能得到濡润和滋养。《素问•五机真脏论》在论及脾之虚实时说:“其不及,则令人九窍不通。”其中即包含脾虚能致眼病。李东垣在《兰室秘藏》中指出:“夫五脏六腑之精气,皆禀受于脾,上贯于目。脾者诸阴之首也,目者血脉之宗也,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,不能归明于目矣。”这就突出了眼赖脾之精气供养的关系。

(2)脾气上升,目窍通利:脾主升清,能将精微物质升运于目,此属《素问•阴阳应象大论》所谓:“清阳出上窍”。目得清阳之气的温养则视物清明。临证所见,中气极度虚弱的病人,亦可致目光昏暗,视物无见。

(3)脾气统血,血养目窍:脉为血之府,诸脉皆属于目,目得血而能视。而血液之所以运行于眼络之中不致外溢,则赖于脾气的统摄。若脾气虚衰,失于统摄,则可引起眼部出血的疾患。

(4)脾主肌肉,睑能开合: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,胞睑肌肉受脾之精气荣养,则轻劲有力,开合自如。若清阳不升,则胞睑垂缓不用。

(5)眼与胃的关系:脾胃为后天之本。胃为水谷之海,主受纳、腐熟水谷,下传小肠,其精微通过脾的运化,以荣养周身。脾胃脏腑相合,互为表里,二者相辅相成,共同完成消化饮食和水谷精微的摄取、输布功能。故李东垣在《脾胃论》中说:“九窍者,五脏主之,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。”并进一步指出:“胃气一虚,耳、目、口、鼻俱为之病。”由此可见胃气于眼之重要。此外,《素问•阴阳应象大论》说:“浊阴出下窍。”脾胃乃机体升降出入之枢纽,脾主升清,胃主降浊。二者升降正常,出入有序,则浊阴从下窍而出,不致上犯清窍。临床所见,浊阴不降而上犯于目内,则视物昏花。

4.眼与肺、大肠的关系:

(1)肺为气主,气和目明。张景岳说:“肺主气,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。由于肺朝百脉,主一身之气,气能推动血行,气血并行周身,则目亦得其温煦濡养;肺气调和,气血流畅,脏腑功能正常,则五脏六腑精阳之气皆能源源不断地输注入目,故目视精明。反之,若肺气不足,以致目失温养,则昏暗不明,此即《灵枢•决气》所谓:“气脱者,目不明”。

(2)肺气宣降,眼络通畅。肺气宣发,能使气血津液敷布全身;肺气肃降,能使水液下输膀胱。肺之宣降正常,则血脉通利,目得卫气和津液的温煦濡养,卫外有权,目亦不病。反之,若肺失宣降,气机不利,血行滞涩,水液不降,则可导致目赤肿胀。

(3)眼与大肠的关系:肺与大肠脏腑相合,互为表里。小肠浊物下注大肠,化为粪便而排出体外,有赖于肺气的肃降。若肺失肃降,则腑气推动无力,可致大便不畅;反之,若大肠积热,腑气不通,影响肺的肃降,则可导致眼病的发生。故治疗此类眼病,应考虑通腑泻热,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。

5.眼与肾、膀胱的关系:

(1)肾精充足,目视精明。人体之精乃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。目之能视,则有赖于五脏六腑精气的濡养。《素问•上古天真论》说:“肾者主水,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。”故眼的视觉正常与否,与肾所受藏脏腑的精气充足与否,关系至为密切。若肾精充足,则目视精明。临床所见,内障眼病因肾精亏虚者,多见视物䀮䀮之症。

(2)肾生脑髓,目系属脑。《内经》说,肾主藏精,精能生髓,诸髓属脑,脑为髓海。若肾精虚则髓海不满,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,目无所见。又说,目系上属于脑,后出于项中,若邪中于项,随目系入脑则脑转,脑转引目系,目系急则目眩以转。王清任《医林改错》则进一步说:“精汁之清者,化而为髓,由脊骨上行入脑,名曰脑髓,……两目即脑汁所生,两目系如线,长于脑,所见之物归于脑。”王氏明确地将眼之视觉归结于肾精所生之脑,阐明了肾一脑一眼的密切关系。

(3)肾主津液,上润目珠。《素问•逆调论》说:“肾者水脏,主津液。”《灵枢•五癃津液别篇》指出:“五脏六腑之津液,尽上渗于目。”津液在目化为神水,在外即为珠上润泽之水,在内为眼内充养之液。这些水液的分布和调节,与肾主水的功能有密切关系。临床所见,若肾的气化不足,水液代谢不行,上泛于目,常引起眼部水肿。

(4)眼与膀胱的关系:肾与膀胱脏腑相合互为表里。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,膀胱主要有贮藏津液、化气行水、排泄尿液的功能。而膀胱的气化作用主要取决于肾气的盛衰。临床所见,如肾气不足,则影响膀胱气化不行,或湿热蕴结,而引起膀胱气化失常,水液潴留,可致水湿上泛于目。此外,膀胱属足太阳经,主一身之表,易受外邪而发生目病,故《银海指南》有“治目不可不细究膀胱”之说。

6.眼与三焦的关系:三焦者,主通行元气与运行水谷、疏通水道,故上输入目之精气津液无不通过三焦。若三焦功能失常,致水谷精微之消化、吸收和输布、排泄失调或障碍,则目失濡养。若三焦水道不利,致水液滞留,水邪上犯于目,则可引起眼病。此外,《证治准绳•七窍门》还指出:目内所涵神水,是“由三焦而发源。”故,三焦功能失常,亦可致神水衰竭而发生目病。

由上可知,眼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各具特点,虽然历代医家对眼与各脏腑关系的密切程度有不同的看法,但必须认识到,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无论脏与脏、脏与腑,及腑与腑之间,都有经络相互联系,它们在生理上相互协调,相互依存;而在病理上又相互影响,相互传变。因此,眼与脏腑之间的关系虽各有特点,不能一概而论,但也不能过分强调某一脏腑的作用。临证时,应从实际出发,全面地进行观察和分析,才不致贻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