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第一节 五轮概要

第一节 五轮概要

五轮学说,是基于眼与脏腑经络相关的原理,将眼由外向内划分为肉轮、血轮、气轮、风轮和水轮等五个部位,而分属于脾、心、肺、肝、肾等五脏,借以说明眼的部位、生理和病理等,用来指导临床诊治眼病的理论方法。所谓轮,是比喻眼珠圆转运动似车轮之意。

五轮学说源于《内经》中有关眼与脏腑关系的论述。正如《灵枢•大惑》所说:“五脏六腑之精气,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,精之窠为眼,骨之精为瞳子,筋之精为黑眼,血之精为络,其窠之精为白眼,肌肉之精为约束,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,上属于脑,后出于项中”。五轮学说就是后世眼科医家在此论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

《医方类聚》收录的《龙树菩萨眼论》中已提到“水轮”、“血轮”之名,但未述及其他三轮。但据此可以证明,五轮之说唐代可能已经产生。现存医籍中,最早详细纪载五轮的名称,并将五轮与五脏、五行相配的,当属宋代的《太平圣惠方》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所载刘皓的“五轮歌”,与普通所谓五轮的分部不同,后人多不从之。五轮学说的内容及其作用如下:

(1)五轮内容。五轮即肉轮、血轮、气轮、风轮和水轮。肉轮部位在胞睑,内属于脾,脾主肌肉,故名;脾在五行属土,其色黄,主运化,故肉轮以色黄润泽、开合自如为顺。血轮部位在两眦,内属于心,心主血,故名;心在五行属火,其色赤,故血轮以红活润泽为顺。气轮部位在白睛,内属于肺,肺主气,故名;肺在五行属金,其色白,故气轮以白而光泽为顺。风轮部位在黑睛,内属于肝,肝主风,故名;肝在五行属木,其色青,故古人认为,风轮应以青莹明润为顺。其实,黑睛包括水膜与黄仁两部分,二者之间充以神水,水膜、神水均无色透明,其青莹之色系由瞳神与黄仁之色衬托而成。水轮部位在瞳神,瞳神内含神水、睛珠、神膏、视衣等,其内属于肾,肾主水,故名;肾在五行属水,其色黑,故水轮以黑莹净彻为顺。肾主藏精,内寓先天之真阴真阳,阴阳之精气上注瞳神,故可随天地阴阳之变化(光线之强弱)而展缩。(图4)

(2)轮脏标本关系。眼之有轮,各应于脏,脏有所病,每现于轮。脾有所病每现于肉轮,心有所病每现于血轮,肺有所病每现于气轮,肝有所病每现于风轮,肾有所病每现于水轮。如《儒门事亲》卷一云:“气轮变赤,火乘肺也;肉轮赤肿,火乘脾也;黑水神光被翳,火乘肝与肾也;赤脉贯睛,火自甚也。”

另外,由于脏与腑的表里关系。肉轮与胃、血轮与小肠、气轮与大肠、风轮与胆、水轮与膀胱亦有密切的关系、五轮出现的病变,亦常可责之于上述相应之腑。

还有,根据眼与五脏六腑相关的理论,神光的发生与五脏六腑均有密切的关系。因瞳神为神光发生之所,所以,瞳神疾患除可按五轮学说责之于肾与膀胱外,有时尚需与其他脏腑联系起来予以辨证治疗,始为全面。

(3)用五行学说中的生克乘侮的理论,阐述五轮的生理功能,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。如《证治准绳•七窍门》云:“金为五行之至坚,故白珠独坚于四轮。……气若怫郁,则火胜而血滞,火盛而血滞则病变不测,火克金,金在木外,故气轮先赤,金克木而后病及风轮”。又如《目经大成》中“流金凌木”一症,乃火郁肺金,白睛有病,金气凌木,似膜非脂,以气轮而蚀风轮,黑睛亦伤。因此,即要了解轮脏的标本关系,又要熟悉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,才能通权达变。

五轮学说对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,但亦有一定的局限性。因此在临床中,还必须灵活运用,切勿拘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