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视物易色

视物易色

眼外观如常,但辨别颜色的能力降低,或不能辨认某种颜色,以致所见物体之颜色发生变易的病证,称为视瞻易色。本病名见于《病源辞典》,但在《黄帝内经》中已有“以白为黑”的记载。《证治准绳》称本病为“视赤如白证”,分类于“目妄见”之内;《审视瑶函》论述视赤如白证的诸多表现之前,曾统称这些表现为“视物易色”,其曰:“视物易色,病源非一,要当依色辨分明,方识重轻与缓急。”“视物易色”在此虽非病名,却亦可视为病理名词,而为该词的最早出处。他如《银海指南•肾经主病》中提及的“视白为黄、视红为紫”,及《目经大成•视惑》中所称的“视赤如白、视黑为赤”等,均属本病之范畴。

本病不同于视瞻有色。此乃对物色的感觉非其本色,视瞻有色则本无色而自视有色,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病。视物易色主要为先天禀赋而然,可以遗传,以男性罹病较为多见。少数患者为后天发病,常伴发于视瞻昏渺、视惑等疾患的病程中。

〔病因病机〕

1.先天禀赋不足,精气不能上注于目。

2.脾气虚弱,清阳之气不能上承。

3.肝气不和,玄府郁闭,气血运行阻滞。

〔辨证论治〕

(一)辨证要领

本病患者眼部别无他证,视力正常,唯不能正确辨别某种颜色,或颠倒色彩,表现为视赤如白,或视黑如赤、视白如黄、视黄如绿如蓝等,甚则仅能分辨黑白。现代临床,可用色觉检査法(见附篇)诊断本病。

临床对本病首先应分清病发于先天或后天。先天禀赋不足而然者,全身无不适,病人向不知觉,每因偶然情况需正确辨别颜色,或体检时才发现。此类患者若无全身证候可辨,可据水轮属肾的原理,视为肝肾不足;后天所致者,多有久患视瞻昏渺、视惑等内眼病史,因精衰或脉络阻滞而目窍失养,故而辨色能力下降。

(二)论治要点

本病属先天禀赋不足者最为多见,故治疗多用滋补肝肾或补气升阳之法。经治疗后,部分病人可取得一定效果,但疗效不甚巩固。有些患者很难奏效,今后尚须进一步研究。

(三)常见证治

1.内治:

(1)禀赋不足,肝肾亏虚:

证候:多为与生俱来,全身无明显不适,外眼如常,但不能辨别颜色。舌淡红,脉沉细。

治法:滋补肝肾,益精明目。

方例:加减驻景丸〔83〕

(2)脾气虚弱,清阳不升:

证候:可为先天禀赋所致,亦可为视昏、视惑等内眼病久患,损伤脾胃所致。可兼气短神疲、纳呆脉弱等证。

治法:补脾益气,升举阳气。

方例:益气聪明汤〔183〕或复明汤〔161〕。前方适用于脾气不足者;后方益气升阳而兼养血,可用于脾气虚弱而兼血虚者。

(3)肝气不和,玄府郁闭:

证候:多为后天所致,常兼郁闷不舒,心烦易怒,口苦脉弦等证。

治法:疏肝解郁。

方例:逍遥散〔184〕

2.针刺疗法:常用主穴为天牖、上关、瞳子髎;备穴可取睛明、听富、丝竹空、四白、合谷、少商、光明、行间、足三里、肝俞等,均用补法。

(四)临证权变

发于后天者,当结合原发病证进行辨证论治,和与生俱来者相比,尚属易治。属于先天禀赋不足者,治疗颇难,当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,配合针灸疗法,才可取得一定效果。

肝肾阴虚,若兼肝阳上亢者,可改用补阴抑阳汤〔106〕滋阴潜阳;若气虚血亏与肝阴不足兼见者,又可用炙甘草汤〔151〕益气养血和肝。

据《证治准绳》记载,遇此病“当因其色而别之,以知何脏腑乘侮之为病而施治。”所以《眼科探骊》认为“视赤如白是肺气”而心气衰;视黄如赤是心气胜而脾气衰;将黑绿青蓝相互混淆指名者,在于肝肾功能失常导致视能紊乱。”所以在前述辨证论治的基础上,视赤如白证可去黄芪而加桑白皮、柏子仁;视黄如赤者加黄连、白术,余可类推。此种辨证加药之方法,可供临证参考。

〔调护〕

视物易色患者应调作与辨别颜色不甚密切的工作。特别不宜从事交通运输、美术、医学、化学、印刷等工作。

〔应用案例〕

李XX,男。年过花甲,目如童子,在年节书对联时,视红表面为白,其心骇然。询问家中人,皆曰红,非是白。隔日,自觉头晕目眩,渐渐反胃。于1955年来我院治疗。

诊断:按其脉,左寸细弱,惟右寸略带洪大。是知心血不足,而肺气有余。心不足而睛光必弱,气盛而色觉必变,故视赤而为白。

处方:先将后顶、强间略刺,以抑其神;再服补阴抑阳汤(大熟地、生龟板、生牡蛎、知母、黄柏、远志、石菖蒲、菟丝子、石决明、菊花、云苓、代赭石、甘草)加枣仁、楮实子、紫石英,连服二十余剂,光色稍变。后嘱其常服杞菊地黄丸,百日而愈。(《眼科临症笔记》)

按:本病缘年老而肾精不足所致。因视赤如白,故辨为“心血不足,而肺气有余”。补阴抑阳汤可大补心肾之阴血,平抑肝肺之有余,故服之有效。

〔文献摘录〕

《证治准绳》:“视赤如白证,谓视物却非本色也。因物着形之病,与瞻视有色空中气色不同。或观太阳若冰轮,或睹灯火反粉色,或视粉墙如红如碧,或看黄纸似绿似蓝等类。此内络气郁,玄府不和之故,当因其色而别之,以知何脏腑乘侮之为病而施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