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(三)脾、胃

(三)脾、胃

1.脾

脾居膈下,位于中焦,为阴中之至阴,于五行属土,主于长夏。其主要生理功能为脾主运化、升清、统摄血液。其经脉为足太阴脾经,属脾络胃,与胃互为表里。

由于脾胃总司人身水谷的受纳、腐熟与运化,故《素问》称之为“仓廪之官”。又因人身气血的化生,均有赖于脾胃所生之水谷精微,故又称脾胃为“后天之本”、“气血生化之源”。

〔脾的主要生理功能〕

(1)脾主运化 运,即营运转输,化,乃化生之意,脾主运化,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生为精微,并将其输转全身的生理功能。这种功能主要表现在运化水谷精微与运化水湿两方面。

运化水谷精微,是指饮食入胃后,有赖脾的运化功能,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,并营运全身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说: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”。即说明饮食物中之精华,有赖脾的转输与布散方可灌溉四旁。脾的这种功能,《素问》称之为“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”。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正常,则能化生气血,使脏腑经络、四肢百骸、筋脉皮肉均得濡养。反之,其运化功能失常,习惯上称为脾失健运,常可出现食少纳呆,腹胀便溏的病症,久之,还可见倦怠无力等气血亏损的病变。

运化水湿,是指脾对水液的转输与布散具有重要的作用。脾不仅营运水谷之精微,同时又运化水湿,促进水液的环流与排泄,以保持人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。因而,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全,则水湿不易在体内滞留,若脾失健运,则水湿潴留,产生湿痰、水饮等疾患。故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说:“诸湿肿满,皆属于脾”。脾属土而主运化,若水湿停聚,也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,临床上称为湿困脾土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所说“脾恶湿”,就是说水湿的停聚可使脾失健运之功。脾虚湿困与湿困脾土,二者常互为因果。

脾主运化的功能,不仅是脾的主要生理功能,而且,对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,至关重要。正如李中梓在《医宗必读》中说:“一有此身,必资谷气,谷入于胃,洒陈于六腑而气至,和调于五脏而血生,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,故曰后天之本在脾”。

(2)脾气主升 脾气主升,是说脾具有“升清”的运动特点。升,乃上升;清,是指水谷之精微。“升清”,是指脾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,以化生气血,营养周身。中医学认为:脾为阴土,其气主升;胃为阳土,其性主降。脾与胃升降相因,水谷乃能腐熟运化。若脾气不升,则水谷精微不能运化,可出现腹胀泄泻等证;若脾气下陷,则可见脱肛、久泄或阴挺等病证。

(3)脾主统血 脾主统血,是说脾具有统摄血液在脉道中运行的功能。《难经·四十二难》说:“脾裹血”,是说脾可包裹血液,不使外逸,即是指脾具有统血的功能。脾对血液的统摄作用,是由脾气或脾阳来完成的。唐容川在《血证论》中说:“血之运行上下,全赖乎脾,脾阳虚,则不能统血”。沈目南在《金匮要略注》中说:“五脏六腑之血,全赖脾气统摄”。都是强调了脾阳与脾气对血的统摄作用。临证所见,若脾气健运,则气血充盈,血顺脉道而行;若脾失健运,脾气匮乏,则气对血固摄无权,从而导致出血,习惯上称为脾不统血。脾不统血常可见到便血,肌衄, 崩漏等不同症状。

〔脾与组织器官的关系〕

(1)脾主四肢肌肉、其华在唇 脾主运化,为气血生化之源。人身肌肉,皆有赖脾运化之水谷精微的濡养,方可丰满强健。若脾失健运,则肌肉消瘦,软弱无力,甚至痿废。故《素问·痿论》说:“脾主身之肌肉”。人体四肢,亦称“四末”。四肢活动,依赖饮食所化生的阳气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说:“清阳实四肢”。脾司运化,主升清气,将水谷之精微转输四肢,营养四末,则四肢活动轻健有力。若脾失健运,则四末失养,轻则倦怠无力,重则痿废不用。正如《素问·太阴阳明论》说:“四肢皆禀气于胃,而不得至经,必因于脾乃得禀也。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,四肢不得禀水谷气,气日以衰,脉道不利,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,故不用焉”。

脾主肌肉的情况,常反映于口唇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说:“脾之合肉也,其荣唇也”。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亦说:“其华在唇四白,其充在肌”。若脾气健运,则口唇红润光泽;若脾虚久病,口唇的色泽多痿黄无华。

(2)开窍于口、在液为涎 开窍于口,是说人口味的正常与否,与脾密切相关。《灵枢·脉度》说:“脾气通于口,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”。若脾气建运,则口味正常,反之,脾失健运,则食欲不振,饮食无味;若脾有湿热,则有口甜、口腻等异味。

涎为口津,其质清稀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说:“脾为涎”,即是说, 涎液化生于脾。在正常情况下, 涎液存于口中,而不溢出口外,若脾气虚,常可见到涎液流出口外的症状。

(3)在志为思 脾在志为思。思,即思虑。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。如《灵枢·本神》说:“因志而存变谓之思”。思为脾之志,但与心主神明有关,正如《针灸甲乙经·精神五脏论》中所说:“思发于脾而成于心”。正常的思虑,是机体生理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。若思虑过度,则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,会导致气滞和气结,故《素问·举痛论》说:“思则气结”。脾主运化,在志为思,过度地思虑,则使脾气郁结,影响脾的运化与升清,常会产生脘腹痞闷,头目眩晕的症状。

〔脾与四时气候的关系〕

脾主长夏 长夏,是指农历六月。脾主长夏,就是说脾的功能活动,与六月的气候有一定的关系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说:“脾主长夏”。长夏之时,正当溽暑季节,湿热交蒸,最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,而出现洞泄一类的疾病。故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说:“长夏善病洞泄寒中”。即说明长夏季节气候常会影响脾之运化。

此外,中医学还认为:脾属土、治中央,常以四时养四脏,旺于每季的最后十八天,故又有“脾旺四时”之说。这种认识,强调了脾与四时气候的关系,认为春夏秋冬四季,虽与肝心肺肾相关,但都与脾气相通。四季之末,脾气旺盛,肝、心、肺、肾四脏方能得养。

“脾主长夏”与“脾旺四时”这两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强调了脾与四时气候的关系。前者主要从病理角度说明长夏气候对脾运化功能的影响;后者则从生理角度说明四时气候促进脾的运化功能,从而使其它四脏得到濡养。

2、胃

胃居中焦,在五行亦属土,胃与脾以膜相连,其经脉为足阳明胃经,属胃络脾,与脾互为表里,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,其特点是以降为顺,喜润恶燥。

(1)胃主受纳、腐熟水谷 胃的主要作用是受纳和腐熟水谷。饮食入口,经过食道,容纳于胃,故称胃为“太仓”。食物入胃,依靠胃的腐熟作用,将食物粗分为清浊两部分,其清者为水谷之精微,通过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。其浊者下传小肠,再由小肠进一步泌别清浊。胃的受纳、腐熟功能正常则食欲正常,饥饱有时;若其失常则见食欲不振,胃脘作痛等症状。由于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,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,故胃又被称为“水谷气血之海”。正如《灵枢·玉版》说:“人之所受气者,谷也;谷之所注者,胃也;胃者,水谷气血之海也”。

中医学认为:脾胃对水谷的腐熟与运化,对于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,至关重要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说:“五脏者,皆禀气于胃,胃者,五脏之本也”。说明胃气的盛衰有无,关系到人体生命的存亡。李东垣在《脾胃论》中说:“元气之充足,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,而后能滋养元气。若胃气之本弱,饮食自倍,则脾胃之气既伤,而元气亦不能充,而诸病之所由生也”。临床上诊治疾病,亦十分重视胃气。常把“保胃气”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。故有“人以胃气为本”,“有胃气则生,无胃气则亡”。“胃气一败,百药难施”的说法。

(2)胃气主降 胃为“水谷之海”,饮食入胃,胃气下降,水谷方能下行,故有“胃气以降为顺”的说法。如果胃失通降,则可出现脘腹胀痛,大便秘结等症;若胃气上逆,则可出现嗳气、呃逆,恶心,呕吐等症。

(3)胃喜润恶燥 胃为阳土,性喜湿润。邪气入胃,易从阳化热,灼伤胃阴,胃阴受损,则呈燥象,故有“胃喜润而恶燥”之说。临床上将食热互结,口渴欲饮,口舌干燥,大便燥结等证归属于胃,治疗常用急下存阴法;对于胃热炽盛,胃阴亏损之证,多注意滋阴养胃,均是针对胃的这一特性所制定的诊治法则。

3、脾与胃的关系

脾与胃同居中焦,经脉相互络属,构成表里关系。在功能上,胃主受纳,脾主运化,胃腐熟水谷,脾“行其津液”,二者密切配合,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及输布,从而滋养周身。故称脾胃为“后天之本”。

脾气主升,胃气主降,升降相因,故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。脾主升清,将水谷之精微上输心肺,化生气血;胃主降浊,则水谷及其槽粕得以下行,便于消化吸收与排泄。脾升胃降,相反相成,共同完成水谷的腐熟与运化。故《临证指南医案》说:“纳食主胃,运化主脾,脾宜升则健,胃宜降则和”。

脾喜燥恶湿,胃喜润恶燥。脾为阴脏,以阳为用,脾阳健运,则能升能化,故其性喜温燥而恶寒湿。胃为阳腑,以阴为养,胃阴充足则能受纳腐熟,故其性喜润而恶燥。脾与胃,燥湿相济,阴阳相合,饮食方能消化。故《临证指南医案》说:“太阴湿土,得阳则运,阳明燥土,得阴自安,以脾喜刚燥,胃喜柔润”。

脾与胃,一阴一阳,一纳一运,升降相因,燥湿相济。在生理上相互维系、相互制约,在病变时相互影响,彼此波及。如脾失运化,则胃不受纳,而出现食少纳呆,不思饮食的症状。若湿困脾土,清气不升,亦可影响胃的受纳与通降,而出现恶心呕吐,脘腹胀满症状。反之,若食滞胃脘,胃失通降,同样可以影响脾的升清与运化,常可出现腹胀、泄泻等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