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第二节 病机

第二节 病机

病机,就是疾病发生、发展与变化的机理。疾病的发生、发展与变化,与病人的体质,致病因素的强弱、性质有关。人体本身功能失常或邪气侵袭人体,正气奋起驱邪,正邪相争,从而导致体内的阴阳失调,升降失常,人体动态平衡被破坏,即发生病变。因此,虽然疾病的种类繁多,其发生发展错综复杂,千变万化,但就其病变过程来讲,总不外乎正邪相争、阴阳失调、升降失常等三个主要方面。

一、正邪相争

疾病的过程,从一定意义上说,也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,它决定着疾病的发展、变化与转归。

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,正邪相争,可以导致各种病理变化,出现不同的证候,如表证、里证;寒证、热证;虚证、实证及虚实错杂等各种不同情况。在正邪相争的过程中,凡属邪盛而正不衰,抗邪有力的,多表现为热证、实证、阳证;邪盛而正衰,抗邪无力的,则多表现为寒证、虚证、阴证以及正虚邪实的错杂证候。如以外感病证为例:外邪从皮毛,口鼻侵入人体,若人体正气不虚,则病变多在皮毛,肌腠、经络;若正气虚衰,抗邪无力,病变常由表传里,或邪气直接入里。“邪气盛则实,精气夺则虚”,这句话就指出了病证的虚实,取决于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。

在疾病过程中,由于正邪的对立斗争,特别是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,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、变化与转归。概括地说,在正邪相争的过程中,或由于正气之虚,或由于邪气之盛,都会促使病情趋向恶化;而正气得到恢复、充实,邪气退却,则疾病往往向好的方面转化,以致痊愈。

此外,有一些疾病,在其病变过程中,还会出现正邪相持或邪去正伤的情况。也有的由于病邪久留,损伤正气,或正气本虚,无力祛邪,而致痰、食、水、血聚结,形成虚实错杂病程较长的证候。

总之,在各类证候错综复杂的变化中,只要掌握了正气和邪气的虚实情况,了解正邪双方相争的发展趋势,就能做出准确的判断,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,从而收到良好效果。

二、阴阳失调

阴阳失调,是指人体在发病过程中,由于邪气的干扰,或人体脏腑功能失常,而出现阴阳的偏盛与偏衰,它是疾病发生、发展的内在依据。

阴阳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,它们在运动中保持着相对平衡,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。如果阴阳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,发生偏盛偏衰,就要导致疾病的发生。阴阳的偏盛偏衰可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病理变化。阳胜则人体功能亢奋而见热证;阴胜则人体功能抑制而见寒证。阳虚则表现为虚寒;阴虚则表现为虚热。

阴阳失调反映在具体病证上,有气血不和、营卫不和、脏腑经络阴阳失调等各种不同的情况,将分别在各有关章节中讲述。在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,若阴津耗损到极点,可以出现亡阴证;阳气虚衰到极点,可以出现亡阳证。亡阴与亡阳都是阴阳严重失调,难以调节、恢复的危重证候,若进一步发展,甚至可导致人体因“阴阳离绝”而死亡。

三、升降失常

升降出入,是人体气运动的基本形式。升指升清,降指降浊;出指吐故,入指纳新。这一复杂的气机变化,由各脏腑、经络相互联系、共同配合来完成。所以,升降出入也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、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。

升降出入体现在人体各脏腑的功能活动中,如脾主升清,胃主降浊;肝主升发,肺主宣发与肃降;心火下降,肾水上升;肺主呼气,肾主纳气等。假如升降出入失常,人的五脏六腑、表里内外、四肢九窍,会发生种种病理变化。例如,胃气不降,则上逆为呕吐;脾气不升,则上虚可为眩晕,水湿下注可为泄泻,脾虚气陷又可为下利脱肛;肾不纳气可见喘息气短;肺失宣降则咳嗽气逆;肝失升发则胸胁胀满,抑郁烦躁;心火不降,肾水不升,则心肾不交而心烦失眠等等。

复习思考题

1、人体发病与否和哪两方面因素有关?为什么?

2、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淫各有何主要特点?

3、情志致病与六淫致病有何不同?

4、痰饮、瘀血的概念是什么?

5、何谓病机?中医学对病机如何认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