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癃闭

癃闭

癃闭,又称:小便不通。是以排尿困难,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疾患。癃,指小便不畅,点滴而下,尿液潴留膀胱,小腹充盈隆起;闭,指小便闭塞,点滴不出。

本节讨论的以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为范围。至于因肾功能衰竭等引起的无尿症,是水液不能下输膀胱、水泉枯涸,与膀胱有尿而不能排出的癃闭截然不同,自当分别论治。

〔病因病机〕

虚证:多因年老体弱,肾阳不足,命门火衰,致使膀恍气化无权,而尿不能排出;或久病体弱,中气不足,膀胱传送无力,尿液难以排出,潴留于膀胱所致。

实证:中焦湿热移注膀胱,阻遏膀胱气化;或因跌打外伤,以及下腹部手术引起的瘀血凝滞;或肿块砂石压迫阻塞尿路,小便难以排出,而形成癃闭。

〔辨证论治〕

体针

(一)虚证

症状 小便淋漓不爽。排出无力,甚至点滴不出,小腹膨癃,神疲乏力,面色㿠白,气短而语声低细,腰膝痠软,大便溏薄,时觉肛坠,舌质淡白,舌苔微腻,脉沉细而弱。

治则 温阳益气,启闭利尿。取足少阴、太阳、背俞和任脉经穴。

处方 阴谷 肾俞 脾俞 三焦俞 委阳 气海

方义 肾阳不足,命门火衰,脾胃虚弱,中气不足,治当温补脾肾,益气助阳为主,故取肾经合穴阴谷,配肾俞、脾俞以补益脾肾之气,启闭利尿。又因脾肾气虚而致三焦决渎无力,故取三焦俞及三焦的下合穴委阳以通调三焦气机。复灸任脉经穴气海温补下焦元气,以助膀胱气化,而达启闭通尿之效。如有肛坠加次髎补下焦以提陷;心烦加内关以宁心安神。

治法 毫针刺用补法,一般先针四肢穴位,后针腹部或腰部穴位,留针20~30分钟,每隔5~10分钟行针1次,每日针刺1~2次。

(二)实证

症状 小便点滴不下,努责无效,小腹胀急而痛,烦躁口渴,口苦而粘,面赤气粗,舌苔黄腻,舌质红赤,脉弦数。若属瘀血者,舌质隐青或见紫斑点,脉涩。因外伤或手术引起者,有病史可查。若湿毒内攻或上犯清窍,可见喘急,心烦,甚至神昏等症。

治则 清热利湿,行气活血。取足太阴、太阳、任脉经穴为主。

处方 三阴交 阴陵泉 膀胱俞 中极

方义 本证 多因湿热下注,或因外伤,气血凝滞,阻闭尿道所致,故取三阴交、阴陵泉疏通足三阴的气血,使瘀得散,清利脾经湿热,膀胱气化得通。又取膀胱俞、中极为俞募相配,以疏通膀胱气化而通利小便。如出现湿毒上犯喘急加尺泽、少商放血以清肺降气;心烦加内关以宁心安神;神昏加人中、中冲放血以泄热醒脑。

治法 毫针刺用泻法,不灸。针刺取得疗效的关键是“气至病所",即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,需找到痠、麻、胀感等,然后运用手法,使针感到达下腹及会阴部,直到患者出现尿急或下腹收縮感为止。如获得这种针感效应,则往往可在起针后立即自动排尿。

耳针

取穴 膀胱、肾、尿道、三焦

刺法 中等刺激,每次选2~3穴,留针30~50分钟,每10分钟捻转1次。

电针

取穴 双侧维道。

刺法 双侧皆沿皮刺,针尖向曲骨透刺,约二寸。通电15~30分钟。

〔应用例案〕

宋××,3岁,女孩。代诉:不能排尿已18小时。患儿碰伤会阴部后,即不能自行排尿。查:腹部膀胱充盈,会阴前方有擦伤,尿道口右侧有一小伤口,局部肿胀。诊断为:会阴部外伤,尿潴留。治取关元、气海、三阴交后,立即解出大量小便(摘自《现代针灸医案选》)。

〔文献摘录〕

小便不通:阴谷、阴陵泉(《神应经》)。

小便不利:阴陵泉、气海、三阴交(《针灸大成》)。

有人报道106例尿潴留治疗经验,由多种疾病所致,故治疗时须严密观察,针刺治疗是在膀胱充盈数小时不能排出小便,且在未插导尿管的情况下施针,故针后40~50分钟尚不排尿时,应临时插导尿管导尿;等下次膀胱充盈时,再行针灸。不愈者反复施行,直至痊愈。针刺取穴以中极、关元、三阴交为主穴。对脑脊髓疾患所致者加大椎、百会;腹部手术所致者,因腹部刀口不宜施针,故不用中极、关元,另加膀胱俞、阴陵泉。针刺手法,因神经麻痹所致者,用补法, 留针1015分钟,中间捻针12次;并配合艾条灸,隔日1次。其它疾病所致者,用泻法,留针2025分钟,中间捻针23次,每日1次。用上法治疗后,1次痊愈者82例,占77.3%;5次以上痊愈者6例,占5.7%;无效者3例,占2.8%(《针灸医学验集》)。

复习思考题

1.何谓癃与团?其发病原因是什么?

2.如何辨别癃闭的虚实?

3.简述虚证癃闭的针灸治则、治法、处方和方义。

4.简述实证癃闭的针灸治则、治法、处方和方义。

5.癃闭证与淋证在病因和症状上有何不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