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痿证 附:多发性神经炎

痿证 附:多发性神经炎

痿证,是指肢体萎弱无力,肌肉萎缩,甚至运动功能丧失而成瘫痪之类病证。因其多见于下肢,故又称“痿躄”。

本证多见于多发性神经炎,小儿麻痹后遗症,急性脊髓炎,进行性肌肉萎缩,重症肌无力,周期性麻痹症、癔病性瘫痪和表现为软瘫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等。

〔病因病机〕

肺胃热盛:感受温邪热毒,肺受热灼,津液耗伤,不能输精于皮毛、筋肉失于濡润:或因嗜食辛辣甘肥,脾胃积热,津液亏耗,筋肉失于滋养,逐成痿证。

湿热浸淫:久卧湿地,涉水淋雨,感受湿邪,湿留不去,郁而化热,蕴蒸阳明,以致宗筋弛缓而成痿证。

肝肾阴虚:老年肝肾不足,或因久病阴虚不复,或房劳伤肾,阴精虚乏,筋脉失其营养亦可渐成痿证。

〔辨证论治〕

本病以四肢筋肉弛缓无力,失去运动功能为主证。初犯多有发热,继则上肢或下肢,偏左或偏右,痿软无力,重者下肢完全不能运动、肌肉日渐瘦削;但无疼痛的症状。

肺胃热盛:兼有发热、咳嗽,烦心,口渴,小便短赤,舌红苔黄,脉细数。

湿热浸淫:兼有身重、小便混浊,胸闷,或两足发热,得冷则舒,舌苔黄腻,脉濡数。

肝肾阴虚:兼有腰脊痠软,遗精早泄,头晕目眩,舌质红,脉细数。

体针

治则 根据不同病因,以清热化湿,调理肺胃,补养肝肾为主。“治痿独取阳明,”取手、足阳明经为主,兼取手、足太阴,足少阴、厥阴经穴。

处方 主穴:上肢:肩髃 曲池 合谷 阳溪 下肢:髀关 梁丘 足三里 解溪

配穴:肺胃热盛配尺泽 肺俞 内庭 中脘 湿热浸淫配阴陵泉 脾俞 肝肾阴虚配肝俞 肾俞 悬钟 阳陵泉

方义 本方根据《内经》:“治痿独取阳明”的治疗原则,取手足阳明经穴轮换使用,以清其热。阳明与太阴为表里,肺主治节,脾主运化,故配肺俞、尺泽除肺热以清上源;脾俞、阴陵泉化湿热以健中洲,使热清湿化;内庭、中脘,调理脾胃以清胃热。肝肾阴虚,当取肝俞、肾俞二穴,调整二脏精气以补肝肾;肝主筋,故取筋会阳陵泉,肾主骨髓,取髓会绝骨,四穴相配有坚强筋骨之功效。

治法 肺胃热盛和湿热浸淫者,单针不灸,多用泻法,或兼用皮肤针叩刺,热退后,可用灸法或针灸并施。肝肾阴虚者,针用补法。

耳针

取穴 肺、胃、大肠、肝、脾、肾、神门、相应部位。

刺法 强刺激,每次选3~5个穴,留针10分钟,隔日1次,10次为一疗程。

皮肤针

用皮肤针轻叩背部肺俞。胃俞、肝俞等穴和手、足阳明经线,隔日1次,10次为一疗程。

〔应用例案〕

一人身长五尺,因伤酒色,渐觉肌肉消瘦,予令灸关元三百壮,服保元丹一斤。自后,大便滑,小便长,饮食渐加,肌肉渐生,半年如故(《扁鹊心书》)。

王x,男,6岁。自诉:发热三天,经治疗后热退。第四天发现双下肢不会站立和活动,即住某院小儿科。诊断为急性脊髓灰白质炎。邀针灸科会诊。查:双下肢痿软,右甚于左,舌赤绛,苔薄黄,脉濡微缓。治取大椎、腰骶夹脊、脾俞、伏兔、足三里、解溪、委中、阴陵泉、内庭、悬钟、太溪,用七星针叩刺,每日一次,按上方治疗十八次。(摘自《现代针灸医案选》)。

〔文献摘录〕

脚弱无力:公孙、足三里、绝骨、申脉、昆仑、阳辅(《针灸大成》)。

手足麻痹:足临泣、太冲、曲池、大陵、合谷、三里、中渚(《针灸大全》)。

张祖琴医生报告,针灸治疗73例痿证,总有效率达93%。上肢取肩髃、曲池、手三里、合谷、大椎为主,配肩井、肩髎、秉风、天宗、尺泽、列缺、支沟、外关、阳池、天井;下肢取足三里、内庭、陷谷、环跳、阳陵泉、申脉、悬钟、三阴交、肾俞,配梁丘、血海、丰隆、上廉、昆仑、太溪、丘墟、风市、气海 俞、行间。上述穴位轮流刺激,每次可选取13个主穴和36个配穴。初针可每日1次,连续一周后,隔日1次,20次为一疗程,休息7~10天,再作下一疗程(《针灸处方集》)。

附:多发性神经炎

多发性神经炎,又称末梢神经炎,是一种具有对称性的四肢远端感觉障碍,伴有弛缓性瘫瘓及营养机能障碍症状的疾患。早期近似着痹,晚期近似痿证。本病的成因,多由感受湿热病毒之邪,侵淫于四肢,气血痹阻;或由嗜食油酪辛热之品,消泺精血,不能营养四肢筋脉,以致肢体疼痛麻木,甚至肌肉萎缩,运动功能障碍。劳累、涉水、受寒常为本病的诱因。

本病的临床表现,初起肢体运动无力,每于数天内达到最高峰,同时出现较明显的肌肉萎缩,可伴有发热,头痛及颈部强硬感,瘫痪可同时影响四肢,亦可以从下肢或上肢开始,呈对称性的肌力减退乃致全瘫;一般以肢体远端为重,但亦有近端比远端更重者。瘫痪前多有手足麻木疼痛及蚁行感,自觉如着手套或袜子,并常与后遗肢体力弱持久存在。病情一般2~3周后即趋稳定,1~2个月渐渐恢复,部分病人亦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,肌肉萎弱,麻木乏力,舌淡苔少,脉象细弱等症。治疗应以清化湿热,疏通经络,调和气血为主,取肩髃、曲池、外关、合谷、八邪、阳池、养老、后溪、少海、环跳、阳陵泉、悬钟、三阴交。太白、漏谷、足三里、解溪、八风等穴。每次可轮取3~5穴,初期针宜泻法,清泄湿热,疏导气血;后期宜针灸并用,补气和血,舒筋活络。

复习思考题

1.何谓痿证,其病因是什么?

2.痿证的症状特点是什么?与痹证的区别是什么?

3.痿证的针灸治疗原则是什么?为什么?

4.简述痿证的针刺处方、方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