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急惊风 附:慢惊风

急惊风 附:慢惊风

惊风,是以四肢抽搐,口噤不开,角弓反张和意识不清为特征的一种病证,又称:惊厥。发病迅速,证情急暴者称:急惊风。

很多疾病均可引起本症,常见于5 岁以下的婴幼儿,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,7岁以后逐渐减少。

〔病因病机〕

外感时邪:小儿肌肤薄弱,腠理不密,极易感受时邪,“稚阴未长”,易从火化,“肝常有余”,易引肝风,风火相煽,内陷阴厥而致神昏、抽搐之证。

痰火积滞:乳食不节,积滞胃肠,痰浊内生,气机阻塞,郁而化热,热极生风,亦可酿成本病。

暴受惊恐:小儿神气怯弱,元气未充,如乍见异物,乍闻怪声,或不慎跌扑等,暴受惊恐,恐则气下,惊则气乱,神无所依,亦可引起惊厥。

〔辨证论治〕

本病来势急骤,发作前常有壮热面赤,烦躁不宁,摇头弄舌咬牙齘齿,睡中易惊,或昏沉嗜睡等先兆。但为时短暂,很快即出现急惊风症状:神志昏迷,两目上视,牙关紧急,颈项强直,角弓反张,四肢抽搐,脉象弦数或滑数,指纹青紫。

体针

(一)外感惊风

症状 兼见发热,头痛,咳嗽,咽红,或恶心呕吐,或口渴烦躁。

治则 清热祛邪,开窍熄风。取督脉、十二井穴为主。

处方 大椎 十二井穴 合谷 太冲 阳陵泉。

方义 本方取大椎清泻热邪;剌十二井穴出血,既可泄热,又有开窍醒神之效;取太冲配合谷,古称“四关”,有清热镇惊,平肝熄风之功效;取筋会阳陵泉以舒筋止痉。如热重加曲池以清热,呕吐加中脘、内关以降逆止呕。

治法 毫针刺用泻法,十二井穴点刺出血,余穴捻捣片刻出针。1 日1次。

(二)痰热惊风

症状 兼见发热,腹胀腹痛,纳呆呕吐,喉间痰鸣,便闭或大便腥臭,挟有脓血。

治则 清热豁痰,开窍熄风。取督脉、足阳明经穴为主,辅以足厥阴经穴。

处方 水沟 颅息 中脘 丰隆 神门 太冲

方义 水沟属督脉通于脑,有醒神开窍的功效;颅息泄三焦之火以止痉;中脘、丰隆导滞化痰;神门属心经原穴,太冲属肝经原穴,二穴相配可清心泻肝,镇惊熄风。如牙关紧急加颊车、合谷以松缓口颊,腹胀加天枢、气海以调肠理气。

治法 毫针剌用泻法。水沟点刺出血,不留针,1日1次。

(三)惊恐惊风

症状 不发热,四肢欠温,夜卧不宁,或昏睡不醒,醒后哭啼易惊。

治则 镇惊安神。取督脉、手足少阴经穴为主。

处方 前顶 印堂 神门 涌泉

方义 前顶属督脉,印堂为奇穴,二穴有镇惊作用,善治惊风;神门为心经原穴,有宁心安神作用;涌泉为肾经井穴,可熄风止痉。如惊风不止可加颅息、囟会以增强镇惊作用,昏睡不醒加水沟以醒神开窍。

治法 亳针刺用泻法。

耳针

取穴 下脚端、神门、脑、缘中、心。

剌法 强刺激。每隔10 分钟捻转1 次,留针60 分钟。

〔应用例案〕

王××,女,6岁。代诉:两天来发热头痛,今晨呕吐不止,抽搐数次,高烧,项强,闭目,腿强直,时有屈膝,躁动,神志不清,不食不哭,便干尿黄量少。查:脉洪数,舌红苔黄。经县医院诊为“流脑”,白细胞3,6000/mm³。

治以清热熄风为主。穴取:百会、大椎、涌泉、内庭、后溪、申脉、尺泽(放血数滴),十宣出血,脑静,太冲(重泻)。针后二小时抽搐见止。随后按子午流注纳子法取穴针治,一夜共针六次,寅时见哭,辰时热退,巳时能进食,申时能起立行动,次日痊愈。一年后随访,患儿聪明灵俐,至今健康无恙(摘自《现代针灸医案选》)。

〔文献摘录〕

小儿惊风少商穴,人中涌泉泻莫深(《杂病穴法歌》)。

瘈疭,五指掣;阳谷、腕骨、昆仑(《针灸大成》)。

针刺治疗42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及其后遗症,其中抽搐者218例。穴取四神聪、百会、风府、人中、大椎、身柱、合谷、太冲、间使、后溪、劳宫、涌泉、十二井穴或十宣穴。均施泻法,留针30分钟,必要时可留针2~4小时。在218例中,治愈196例,治愈率占89.9%(《针灸临床经验辑要》)。

取人中、合谷、太冲刺血治疗小儿热痉挛62例,其中男17例,女45例; 1周岁以内30例,12周岁18例,23周岁9例,35周岁5例。经治疗1次痊愈者41例,治疗2次痊愈者7例、13次减轻者12例,无效2例(经3次治疗仍发作者为无效)(《针灸医学验集》)。

附:慢惊风

慢惊风以发病缓慢,无热,抽搐时发时止,缓而无力,为其特点。

〔病因病机〕

慢惊风多见于大吐大泻之后,或脾胃素弱,化源不足;或热病伤阴,肾阴不足,肝血亏损,木失濡养,虚风内动。

〔辨证论治〕

本病主证为面黄肌瘦,形神疲惫,四肢倦怠或厥冷,呼吸微弱,囟门低陷,昏睡露睛,有时抽搐。如脾阳虚弱可兼见大便溏薄,色青带绿,足跗和面部浮肿,脉象沉迟无力,舌质淡白;如肝肾阴亏可兼见神倦虚烦,面色潮红,舌光少苔或无苔,脉沉细而数。

治疗宜补益脾肾,佐以平肝熄风。脾阳虚者取脾俞、胃俞、中脘、章门、气海、足三里、太冲等穴,肝肾阴亏者取百会、颅息、关元、三阴交、曲泉、涌泉等穴。毫针刺用补法,并灸。

复习思考题

1.何谓小儿惊风?其发病原因是什么?

2.如何鉴别小儿急、慢惊风?

3.急惊风有哪三种类型?分别叙述其针灸处方和方义?

4.简述慢惊风针刺治疗的方法和取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