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诸病源候论

诸病源候论

隋•巢元方等著,约成书于610年。

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各种疾病的病因、病机和证候的著作。全书五十卷。卷一至卷二十七为内科诸病。卷二十八至卷三十为五官科疾病。卷三十一至卷三十六为外科和伤科诸疾。卷三十七至卷四十四为妇产科诸病。卷四十五至卷五十为小儿科诸病。共计71类疾病,1739种病证。在编写上,本书以病为纲,每类疾病之下分述各种病证,然后再论述每种病证的概念、病因、病机和证候,包括诊断和预后。

该书最大的贡献,首先在于对疾病记载的广泛与详确。书中所列的主要病类,有中风、风湿痹、虚劳、伤寒、天花、霍乱、疟疾、痢疾、水肿、黄疸、消渴、脚气、呕哕、痔漏、痈疽等,以内科为主,包括外、儿、妇产、五官、神经精神等各科疾病的内容。如妇产科分为妇人杂病、妊娠病、将产病、难产病、产后病五类,其中有月经不调、白带、阴挺、乳痈、妊娠恶阻、难产、产后恶露等,可见所载疾病的范围相当广泛。本书对疾病记载的详确,从对消渴病、麻风等病的描述可见一斑。如“夫消渴者,渴不止,小便多是也。……其病变多发痈疽。……有病口甘者,……此肥美之所发。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”。“凡癞病……初觉皮肤不仁,或淫淫苦痒如虫行,或眼前见物如垂丝,或隐轸辄赤黑,……令人顽痹,或汗不流泄……身体遍痒,搔之生疮……顽如钱大,……锥刺不痛……眉睫坠落,……鼻柱崩倒……从头面即起为疱肉,如桃核小枣”。其描述之祥,如亲见其人;其确切,也令人叹服。

其二,对病源的认识,除根据传统的医学理论对病源进行解释外,还有所创新。如“瘟病候”中,认为某些传染病,是由“乖戾之气”所引起的,这些物质“多相染易”,并且可以服药预防。关于寄生虫病的感染,明确指出疥疮中“并皆有虫,人往往以针头排得”。又说患寸白虫(绦虫)病,是因吃不熟的牛肉所致。“漆疮候”说:“人有禀性畏漆,但见漆便中其毒……亦有性自耐者,终日烧煮,竟不为害也”,已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人的体质禀赋有关。

其三,本书关于治疗方面的内容偶有论及治则和汤剂,但每病后,大多附有“补养宣导”的其体方法,特别是对导引、按摩、推拿极为重视。

本书以《内经》基本理论为本,详加阐述病证的病因病机学说,对某些问题的论述,颇为科学可贵对后世影响很大,不但唐以后的许多医学著作直接或间接引用过本书的原文和观点,至宋代更被指定为专业医生必读之书,定为国家考试医科学生的科目之一。本书在国外亦有一定影响,日本的《医心方》亦大量引用本书的内容。

本书以198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南京中医学院校释本较为流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