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幼科要略

幼科要略

清•叶桂(字天士)撰。成书于1746年。

《幼科要略》系叶氏儿科的传世之作。传说,叶氏著作多系后人、门人所辑,独此书为其手定。1746年首由门人华云岫辑入《临证指南医案•卷十》中,得以传世,并由清代名医徐灵胎评点。1852年王孟英又将其辑入《温热经纬》中,稍作删节,更名《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》。此后,又经周学海补注增订,辑入《周氏医学丛书•二集》,仍称《幼科要略》。

本书分上、下二篇。上篇,论儿病伏气、风温、夏热、疳、胀、吐泻、霍乱、疟、痢、秋燥、冬寒的证治。下篇,为看三关法和痧疹、痘、惊、疳、春温、风温、暑热的证治。本书以小儿四时时病(春温、暑热、秋燥、冬寒)为纲,阐述惊厥、喘胀、泄泻、疟痢、疳证等病证,最后专论痧痘,并附有医案。全文篇幅不长,所论病证不多,但临床儿科之常见病证,已概其要略。

书中重点论述了小儿温病,详细阐发了小儿春温、风温、暑热、秋燥、痧痘等病的证治方药。叶氏认为“襁褓小儿,体属纯阳,所患热病最多”,而“小儿热病最多者,以体属纯阳,六气着人,气血皆化为热也。饮食不化,蕴蒸于里,亦从热化矣”。在病因上,认为“婴儿肌肉柔脆,不耐风寒,五脏六腑气弱”。小儿抗病力弱,则“间有秽浊吸入,即是三焦受邪”。又由于“幼稚谷少胃薄”、“质薄神袪” 故易发病。在治疗上,针对当时世俗流弊,指出杂用表散消导,苦寒下夺,每使小儿胃气受损,变证错杂。叶氏认为,若误“汗则……胃汁受劫烁”;若误“用消滞,攻消有形,胃汁先涸,阴液尽劫者多矣”;若遇燥热之证,“加芩、连之属,不知愈苦助燥,必增他变”。指出小儿温热病“阴伤为多,救阴必扶持胃汁”,提出了保胃气、救胃阴在小儿温病治疗上的重要意义。书中所选方药,工细熨贴。如在温病初起主强用薄荷、连翘、牛蒡、象贝、桑叶、沙参、栀子、蒌皮、花粉等辛凉之品,以“清肃上焦”。诚如徐灵胎评论说:“此书论幼科及看痘之法,和平精切,字字金玉,可法可传,得古人之真诠而融化之,不愧名家。”

本书虽论幼科,但它的贡献和价值,巳远远超出儿科之外。其关于四时温病的发病、传变规律、辨证论治及其用药特点,对内科同样具有指导意义。因此,本书不仅在儿科学方面占有重要地位,而且在温病学方面也同样占有重要地位。

本书目前较为流行的版本为清光绪十七年辛卯(1891年)至宣统三年辛亥(1911年)池阳周氏福慧双修馆刻成汇印《周氏医学丛书》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