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中暑

中暑

中暑,又名“中暍”,俗称“发痧”。是盛暑炎夏季节因一时暑热内闭,蒙闭心窍所致的一种急性热病。临床以突然昏倒、身热、口渴多汗、烦闷泛噁、手足微凉,甚则神昏抽搐,动风痉厥为主要特征。体弱者耗液伤津,易致虚脱。小儿体质柔嫩,不能耐受夏日长时间的酷热盛暑及烈日曝晒;或因暑湿秽浊之气所伤,皆致邪热内郁,蒙闭清窍而发病。

〔病因病机〕

炎夏之日,暑热亢盛,人身之阳气易随汗泄,人身之阴津因暑热而内耗。小儿长时间在烈日下游戏或远途旅行而曝晒,不耐暑邪之薰灼,易于耗伤津气而发病。暑乃阳邪,为火为热,伤人最速,燔灼阳明而壮热口渴,汗出神烦。甚者,火热之邪,内陷厥阴,引动肝风,而见卒然晕倒,四肢抽搐等。再则因小儿体质素亏,脾土湿盛,终日逗留室内,居室闷热,空气潮湿,或贪凉饮冷,湿遏热伏,体热不易发散亦可发病。暑湿秽浊交阻,郁遏气机,内阻清窍,蒙闭清阳而见身热头昏,肢重胸闷,神志模糊等证。

(一)暑气袭入,内热炽盛 暑为阳邪,热邪燔灼,故可见身热面赤,心烦口渴;暑热之邪耗气伤津,则肌肤汗出;又暑湿秽浊,内闭清窍,郁阻气机,故胸闷乏力,神情恍惚,舌质红绛等。

(二)暑热之邪,直入厥阴 暑邪直入厥阴,引动肝风,闭塞清窍,内陷心包,故可见神昏猝倒,四肢抽搐,牙关紧闭。热郁气机,不能宣达,可见肢末阴凉。内热炽盛,故见身热、气粗,舌质红,脉细弦而数。

(三)暑热内闭,心气耗损 暑热之邪,内闭心包,热深厥深,气血逆乱,故见突然昏倒,身热肢厥;暑热耗伤气阴,心阳亏虚,心气不足,表卫不固,则可见面色苍白,肌肤湿冷,呼吸气微,脉象细数无力;暑热内闭易动肝风,则见痉厥。

〔辨证论治〕

(一)辨证要领:

1.本病发生于夏季酷热。

2.多在烈日之下或居室闷热的环境里突然发病,且病情急重。

3.轻者可见头晕头痛,胸闷气急,口渴、噁心欲呕,全身酸软不适;重者可见突然晕倒,昏不知人,四肢抽搐,壮热气粗,肢末厥冷。

(二)论治要点

本病起病突然,发病急重,先宜急救处理:立即将患儿置于阴凉通风处,平卧,松开衣服;如能饮食,可饮以清凉饮料;体质壮实,高热者,头额可以冷敷,降低体温;对于体质虚弱,皮肤湿冷者,应取热毛巾擦拭身体四肢。亦可在急救的同时给服汤药,不能口服汤药者,可用鼻饲缓慢喂下;根据患儿的体质及感邪之深浅,常有轻重之分:中暑轻证,宜清暑化湿,益气生津;中暑重证,宜清热熄风,清心开窍。

(三)常见证治

1.轻证:

证候:突然起病,头昏头痛,心烦口渴,肌肤汗出,或胸闷气急,神志恍惚,舌质红或舌红苔腻,脉洪数或濡数。

治法:清暑益气生津。

方例:白虎加人参汤。

若气阴亏损较重者,可选用王氏清暑益气汤,以祛暑清热,益气生津;身热汗多,脉数无力者,可选用白虎汤合生脉散,以清暑益气,养阴生津;若苔腻,脉濡数,胸闷体重者,可选用白虎加苍术汤,以清暑祛湿;若纳呆便溏者,可选用东垣清暑益气汤,以清暑益气健脾扶胃为主。

2.重证:

证候:突然晕倒,昏不知人,四肢抽搐,牙关紧闭,壮热气粗,肢末厥冷,舌红赤,脉细弦而数。

治法:清热熄风,清心开窍。

方例:羚羊钩藤汤合紫雪丹。

急救时亦可选用行军散,以之搐鼻或用凉开水调服。同时配用汤药。若喉间痰鸣者,加菖蒲、郁金、天竺黄、制胆星,淡竹沥,以豁痰开窍,或先服玉枢丹辟秽解毒。

(四)临证权变

患儿可因暑热内闭,气阳外脱而出现内闭外脱之险证。证见突然昏倒,身热肢厥,或抽搐,面色苍白,肌肤湿冷,呼吸微弱,脉细数无力。急用独参汤吞服至宝丹,以益气固脱,清暑开窍,或用生脉散注射液及醒脑静注射液治之。

〔调护〕

(1)小儿在暑天或高温环境下游戏或学习,要注意休息。若小儿不出汗,烦躁时应使其至阴凉处休息。

(2)应给小儿多服清凉饮料,如淡开水,西瓜汁等。

(3)烈日下外出要戴草帽,少在烈日下游玩。

〔应用例案〕

病者,汪子仲女孙,两岁,住驿门前。

六月三十日夜半,发热吐泻,四肢厥冷。医以藿香散合理中汤一剂,病遂大变。证见厥逆神昏,面青眼窜,旋转反侧,手足撩乱,躁不能寐,啼不出音,乳入即吐,针不知痛,乳不知食,奄奄一息。指纹沉暗散涣,舌紫苔黑,此中暑误作中寒治,风火大动,内陷心包。张仲景所谓一逆尙引目之危候也。治宜辛凉开泄,故以三黄、羚角、紫雪为君,清火熄风,镇痉醒厥,益元、扁豆花为臣,清络热以消暑,佐以竹茹止吐,使苡米仁止泻也。处方:

紫雪丹二分(药汤调下) 羚角片四分(先煎) 淡竹茹钱半 生绵纹五分 黄连三分 淡条芩六分 生米仁一钱 蚕砂五分 拌滑石三钱 扁豆花十朵

次诊:两剂即苏,口仍渴饮,大热泄泻,拟以泻黄散,合人参白虎汤。接方:

苏沙参钱半(用人参恐滞,故换之) 知母钱半 生石膏二钱(研细) 防风二分 藿香四分 陈皮三分 甘草四分 焦栀子五分。

效果:二剂全愈,以滋养料与乳母吃,借乳补助,一旬复原。

廉按:此中暑之霍乱症,前医因见其肢厥,遂认为中寒霍乱,误用香燥温补,药症相反,则变症之反应,势必剧烈,幸而救误之法,用古方重剂加减,得庆生全。倖矣、险哉!故病家必以择医为首要,医家当以识症为先务也。(《全国名医验案类编•粱右斋医案》)

〔简便验方〕

(一)内治法

1.滑石10克,白菊花6克,藿香3克,薄荷2克,甘草2克,放入有盖的瓷茶壶中,用沸水泡浸,待凉即少饮用,每日一剂,可连续泡用3〜4次。(王伯岳主编:《中医儿科学》)

2.绿豆汤,量不拘,清凉代茶饮用。(同上)

(二)外治法

1.刮痧法:用细料瓷汤匙蘸点麻油或清油,在患儿背脊两旁及胸前两胁等处,自上而下,由轻渐重,反复刮擦,直至皮肤发红出现小块红紫斑为止。(王伯岳主编《中医儿科学》)

2.扯痧法:用中、食指弯曲,蘸点清水,选印堂、人迎、天突、天柱等穴位,由轻渐重,拧扯皮肤,使其发红出现小块红紫斑为止。(王伯岳主编《中医儿科学》)

(三)针刺法

1.高热 取穴:曲池、大椎,或十宣放血。

2.呕吐 取穴:内关。

3.抽搐 取穴:合谷、人中、内关、太冲。

4.昏迷 取穴:人中、涌泉。

5.痰鸣 取穴:丰隆。

6.虚脱 取穴:灸气海、关元,针膻中、神阙。

〔文献摘录〕

《诸病源候论》:“夏令炎热,人冒涉途路,热毒入内,与五脏相并,客邪炽盛,或郁痰不宣,致阴气卒绝,阳气暴壅,经络不通,故奄然闷绝,谓之暍”。

《证治准绳》,“中暍,中暑,中热,名虽不同,实一病也”。

《医门法律》:“体中多湿之人,最易中暑”。

《时病论》:“盖中暑忽然而发,如矢石之中人也,不似伤暑初则寒热无汗,或壮热蒸汗之可比,是病忽然闷倒,昏不知人,躯热汗微,气喘不语,牙关微紧,亦或口开,状若中风,但无口眼㖞斜之别,其脉洪濡或滑数,缘其人不辞劳苦,赤日中行,酷暑之气,鼓动其痰,痰阻心包所致”。

《普济方》:“凡大人小儿,中暑闷倒,急扶在阴凉处,切忌与冷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