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腹痛

腹痛

腹痛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腹内疼痛的病证。以胃脘以下、脐之四旁以及耻骨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的为主要特征。本证可见于任何年龄与季节,本篇所论多属感受寒邪、乳食积滞、脏气虚冷、气滞血瘀等所致。

腹痛一证,涉及范围甚广,许多内科、外科疾病,均可出现腹痛。本节主要将较为常见的小儿寒、积、虚、瘀四种腹痛加以论述。至于急腹症、肠内寄生虫、痢疾、泄泻、肠风脏毒等所致的腹痛,则不在本篇讨论。

〔病因病机〕

本证的病因常由于外感寒邪,腹部中寒;饮食不节,形成积滞;饮食不洁,形成虫积;中阳不振,脾胃虚寒;跌仆损伤,气滞血瘀等因素形成正邪交争,与脏气搏结而作。

(一)感受寒邪,凝聚为痛 小儿寒温不知自调,饮食不知有节,由于护理不周,外感寒邪风冷,侵袭于中,或寒冷积滞阻结胃肠,或恣食生冷太过,中阳受戕,均可导致气机升降失常,寒凝气聚,经脉不通,气血壅塞而腹痛。

(二)乳食不节,食滞不化 小儿脾胃薄弱,一旦恣饮暴食,或肥甘厚味停滞不化,或误食腐败不洁之物,或食积停滞,郁于胃肠,气机不畅,积而不通,升降不调,以致痞满腹胀而腹痛。

(三)气滞血瘀,痹阻而痛 若起居不慎,跌仆损伤,暴力所击,脉络受伤;或脏腑积瘀等,均致气血违和,瘀塞不通而发生腹痛。

(四)素体阳虚,寒从内生多由脾阳不运,脏腑虚而有寒,或病后体弱,以致脾胃虚寒:寒湿内停,气机不畅,形成腹痛。

〔辨证论治〕

(一)辨证要领

1.婴儿腹痛特点:婴幼儿如突然或阵发性反常哭闹,曲腰啼叫,时急时缓,或双手捧腹,起卧颠倒,烦躁不安;或屏气出汗,面色苍白,曲腰踡卧时,常为腹痛的表现。

2.凡暴痛者多实;久痛者多虚;剧痛而拒按者多实,隐痛而喜按者多虚;食后痛增者多实;得食痛减者多虚;热敷痛甚者多热,得热痛减者多寒;痛时走窜而无定处者为气滞,痛如针剌而固定不移者,以血瘀为多见。

3.注意疼痛部位;若大腹痛者病在脾胃、大肠、小肠;小腹痛者其病多在膀胱和大肠;脐腹痛多属大小肠;少腹痛多属厥阴肝经腹痛及肠痈、疝气之类。

本证应与胃脘痛、肠痈痛、疝气痛、蛔虫痛相鉴别:

1.胃脘痛: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。与腹痛之病因病理亦有类似之处,临床上往往两者兼见,但二者以疼痛部位有上、中之别,且胃脘痛又常伴有嗳气吞酸之特征。

2.肠痈痛:以右下腹痛为主证。多为内热郁滞,腹痛阵作。初为上腹痛,继则右下腹痛,拒按,按之痛剧,腹部拘急,或有包块,右下肢踡缩则舒,或伴发热、呕吐、腹泻或便秘等证。

3.疝气痛:脐疝、腹疝、小肠疝、水疝均为小儿所常见之疝气病,均可兼有腹痛之症状。但各种疝气痛,均系因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证,故脐疝有脐部突出;腹疝则可扪及腹壁肿物;小肠疝则见阴囊肿大胀实、疼痛;而水疝则见阴囊肿大透亮,触之波动有水。

4.蛔虫痛:以脐腹痛为多见。若蛔虫扭结成团,阻塞肠中,则腹痛难忍,大便闭塞;若蛔上膈钻胆,则引起心腹猝痛,吐涎沫而厥,甚则伴寒热、黄疸。

此外,泄泻与痢疾均伴有腹痛。但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,便下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。而痢疾则以便下脓血、粘液为特征。

(二)论治要点

腹部多由六脏所居,胃、大小肠、膀胱皆属六腑之一。小儿腹痛多因感受寒邪、乳食积滞、气滞血瘀及脏腑虚冷等原因导致腹部脏腑经络的气机不畅,气血受阻,不通则痛。故治疗原则应以调理气机,疏通经络为主。但在各证分类治法中,因致病因素不同,在具体用药时,又须配合不同的治法,才能提高疗效。如腹部中寒之腹痛,法当温中散寒。然而寒凝气滞,脉络拘急,又须用理气通滞之法;又如乳食积滞之腹痛,法当消食导滞,然而食积壅塞,腑气不通,不通则痛,又须配合行气之法,才能止痛;再如气滞血瘀之腹痛,法当活血化瘀。然而瘀血壅塞,闭阻经络,不通则痛,因气为血帅,气行则血行,气滞则血瘀,故通瘀之法,须加入行气之品,又如脏腑虚冷之腹痛,法当温中补虚,然而寒凝气涩,脏腑拘急,又须兼用甘缓之法,因甘温之药,可以补虚缓急止痛。

(三)常见证治

1.腹部中寒:

证候:腹部疼痛,阵阵发作,得温则舒,遇寒加剧。面色苍白,痛甚则额冷汗出,甚则唇色紫暗,肢冷,或呕吐,腹泻,小便清长,舌苔多白滑。

治法:温中散寒,理气止痛。

方例:理中汤。

如兼呕吐者,加生姜、法夏;兼腹泻者,加茯苓。此外,良附丸、木香肉桂逐寒汤、当归四逆汤亦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。

2.乳食积滞:

证候:腹部胀满疼痛,按之痛甚,嗳哕腐浊,口气酸臭,不思乳食,时转矢气,粪便秽臭,或腹痛欲泻,泻后痛减,时有呕吐,吐物酸馊,夜卧不安,时时啼哭,舌苔多厚腻。

治法:消食导滞,行气止痛。

方例:香砂平胃散。

如大便不通、或泻下不畅、又泻后痛减者,加槟榔、莱菔子。如积滞化热、面赤唇红、烦躁不安、口渴欲饮、大便秘结、舌苔黄糙者,去苍术、砂仁,加大黄、玄明粉。若积滞化热、腹满而痛、便秘者,可选用枳实导滞丸。

3.气滞血瘀:

证候:脘腹胀闷,痛而拒按,或痛如针刺,痛有定处,固定不移,或触之有包块,推之不移,按之痛剧,面无光泽,口唇色暗,舌紫暗有瘀点。

治法:活血化瘀,行气止痛。

方例:少腹逐瘀汤。

若气滞胀痛者,加川楝子、乌药。若癥块肿痛者,加三棱、莪术。但需中病即止,不可过剂以伤正。

4.脾胃虚寒:

证候:腹痛绵绵,时作时止,痛处喜按,得温则舒,得食则缓。面色㿠白,精神倦怠,四肢清冷,饮食较少,或食后作胀。大便稀溏,舌淡苔白。

治法:温中补虚,缓急止痛。

方例:小建中汤合理中汤。

若肾阳不足、足胫逆冷者,去生姜加附子,并用肉桂。若气血虚弱、面色青白者,去生姜加黄芪、当归。若呕吐清涎者,加丁香、吴茱萸。

(四)临证权变

本篇所论述的腹痛主要是指无外科急腹症指征的小儿腹痛,经过正确处理,预后多属良好,一般不出现变证。但腹痛时,必须全面应用“四诊”,详细检查,以便及早作出排除急腹征。

〔调护〕

1.适寒温,避免感受风寒,更要注意保护腹部温暖,以免中寒。

2.注意饮食卫生,不宜过食生冷瓜果。

3.寒性腹痛,宜温熨之。

〔应用例案〕

许某某,男,7岁。

1981年5月13日初诊,一年多来,脘腹疼痛时作,进食冷饮更剧,不思纳食,便下间隔,其脉沉弱,舌淡无苔。证属中土阳虚有寒,小建中汤主之。处方:

桂心2克 炙草3克 白芍12克 生姜二片 红枣三枚 淡附片6克 饴糖30克(冲)

服五剂后,腹痛已瘥,大便通下,纳食初动,舌苔薄润,方已应手,毋需更辙。上方去附子加木香3克,又服5剂后诸恙均平。昨因啖冰,腹痛又作,大便稀溏,舌苔薄润。仍宗原法,小建中加味。处方:

桂心2克 白芍12克 煨姜二片 红枣三枚 炙草3克 饴糖30克(冲) 吴萸6克 木香3克 焦白术9克 服5剂后旋安。(《幼科刍言•脘腹痛》)

:儿病已一年,不思纳食,便下间隔者,乃中气虚衰,脾阳不运;得冷饮则痛,瘥后遇冷即发者,乃因阳衰而寒自内生,寒主收引,故腹痛。今主以小建中汤,重用白芍与饴糖,乃以酸甘和血脉之阴,补中焦之营;伍以桂附吴萸则温运脾阳而驱寒邪,佐以姜枣健脾胃、和荣卫,再焦术补土燥湿,故阴寒自散,腹痛自止,初诊如斯,复诊亦如斯,所谓有是病则用是方也。

〔简便验方〕

1.炮莪术研为细末,每服3克;或鸡内金9克,白胡椒10粒(焙枯)煎服;或焦三仙各9克,煎服。适用于食积气滞腹痛。

2.玄胡索粉0.9克,沉香粉0.6克,肉桂粉0.3克,顿服。适用于寒实腹痛。

3.小茴香6克、吴茱萸3克、橘核9克、广皮5克,水煎服;或肉桂3克、川椒1〜2克、炒白芍9克、甘草3克;水煎服,或丁香、川椒、干姜各等分,研末,每次1克,开水送服。适用于虚寒性腹疼。

4.用淡豆豉、大砂食盐适量,生姜数片,葱白数茎捣烂,同炒至热,用细布包裹,温熨脐腹部,同时轻轻揉按,冷后炒热再敷、直至痛止。适用于寒实腹痛。

〔文献摘录〕

《诸病源候论•小儿杂病诸候•心腹痛候》:“小儿腹痛者,肠胃宿挟冷,又暴为寒气所加,前后冷气重沓,动与脏气相搏。随气上下冲击心腹之间,故令心腹痛也”。

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•心腹痛论》:“更有一证,发则腹中撮痛、干啼无泪,腰曲背弓,上唇干,额上有汗,此名盘肠内吊之痛,亦由冷气入脏所为也”。

《古今医统•幼幼汇集•腹痛门》:“小儿腹痛之病,诚为急切,凡初生二、三个月及一周岁之内,多有腹痛之患,无故啼哭不已,或夜间啼哭之甚,多是腹痛之故。大都不外寒热二因”。

《幼幼集成•腹痛证治》:“可按者为虚,拒按者为实;久病者多虚,暴病者多实;得食稍减者为虚,胀满畏食者为实,痛徐而缓,莫得其处者为虚,痛剧而坚,一定不移者为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