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第二节胆道系统感染和胆石症

第二节胆道系统感染和胆石症

现代医学所称的胆道系统感染和胆石症,为中医常见内痈之一,其发病率仅次于肠痈。这类疾病包括急性、慢性胆囊炎,急性、慢性胆管炎,胆道系统结石症等。它们临床症状相似,又互为因果,故一并叙述。中医学中的部分“胁痛”,“黄疸”、“结胸发黄”等疾病大致相当于本病。如《伤寒论》中说,“伤寒六、七日,结胸实热,脉沉紧,心下痛,按之石硬者,大陷胸汤主之。”还有“伤寒十余日,热结在里,复往来寒热者,与大柴胡汤。”这些法则与方药至今仍有实用价值。

〔病因病机〕

胆为六腑之一,凡有碍它的通降下行时即能发病。如情志抑郁;寒温不适;饮食不节,过食油腻;或因蛔虫上扰,从而影响肝脏的疏泄,胆腑的通降,形成肝气郁结,气滞血瘀,瘀久化热,热与脾湿蕴结的肝胆湿热之证。湿热薰蒸,胆气不通则痛,胆汁逆溢肌肤则发黄。如果热结不散,久则化火腐肉成脓;热毒炽盛,侵入营血,内攻心神,甚至危及生命。胆为“中清之府”,若胆汁通行不畅,湿热蕴结则可凝结而成砂石。

〔辨证论治〕

(一)辨证要领

一是抓住主证,明确诊断。腹痛、高热寒战和黄疸是本病的三大主要症状。右上腹间歇性绞痛或闷痛,有时可向右肩背部放射,右上腹有局限性压痛;病变在胆囊时热轻而迟,多不恶寒,病变在胆管时,多迅速寒战,继之高热,或往来寒热;约三分之一病人出现黄疸,病变在胆管时,黄疸出现较快而重。现在用B型超声波检查往往可以诊断。二是根据发热轻重、有无黄疸、疼痛变化及脉舌情况辨析为气郁化热、湿热蕴结,脓毒积聚三种证候。三是应与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、急性胰腺炎、胆道蛔虫病、肠痈等相鉴别:

1.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穿孔:本病早期很少有高热或畏寒,一般无黄疸,往往有突然发生的上腹部刀割样剧烈疼痛,常出现腹壁挛急如板状,X线检查多可见膈下游离气体,腹腔穿刺可抽得乳黄色混浊液体,镜检有脓细胞或食物残渣。

2.急性胰腺炎:往往有上腹及左上腹持续性剧痛,有时放射到腰部,常有不同程度昏厥。血清淀粉酶、尿淀粉酶均升高。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液体,及其淀粉酶增高等则有诊断价值。有时胆石病可引起胰腺炎,使两种疾病同时存在,须加以注意。

3.胆道蛔虫病:剑突下呈“钻顶”样剧烈疼痛而腹部体征轻微是此病的特点,腹痛发作时辗转不安、大汗淋漓或四肢厥冷,缓解时如常人。发病初期,常有吐蛔史。

4.肠痈:一般没有反复发作病史,常有转移性腹部疼痛,右下腹压痛、及跳痛,不难作出诊断。

(二)论治要点

本病治疗关键是疏肝利胆,清热解毒,而用大黄、芒硝通里攻下是达到这一目的不可缺少的措施。因为大便一通则肝胆气机易于通降下行,热毒、湿邪均有外泄的路径,其主要的疼痛症状往往随大便通利而减。当然初期宜配伍行气止痛之品,湿热蕴盛者宜配合清利湿热之品,气血两燔者加用清营凉血醒神之剂,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。

(三)常见证治

1.气郁化热:右上腹有间歇性绞痛和纯痛及胃脘胀痛,并有口苦咽干,不思饮食或有轻度恶心呕吐,无黄疸或有轻度目黄,体温不高或有低热,二便尚调。由于症状不典型,常常被误诊为慢性胃炎。其舌边尖微红,苔薄白或微黄,脉弦紧或弦数。证属肝胆气结,疏泄失常,横逆脾胃。

治法:疏肝利胆,行气止痛。

方药:金铃子散合大柴胡加减。

目黄者,加茵陈、车前子;有结石者,加金钱草、海金砂。

2.湿热蕴结:起病急,在上腹部持续性绞痛,阵发性加剧,硬满拒按,或可触及包块,口苦咽干,身目发黄,心烦喜呕,寒战高热,呕恶纳减,便秘溲黄,舌红,苔黄或厚腻,脉滑数或弦数。证属肝胆气滞血瘀,久而化热,脾湿交蒸,湿热蕴结。

治法:疏肝利胆、清热利湿。

方药:清胆利湿汤加金钱草。

热重者,加金银花、黄连;疼痛甚者,加川楝子、元胡。

3.脓毒积聚:持续性右上腹剧痛,痛引肩背,腹皮急而拒按,可触及包块,伴有高热畏寒,神志淡漠。甚至神昏谵语,精神萎靡,面色晦黄,口苦咽干,呕恶增剧,大便燥结,或有柏油样便,小便黄浊而量多,舌质暗赤或红绛,无苔或苔如积粉,脉弦细或沉细无力。证属热极化火,肉腐成脓,并热入营血,气血双燔。

治法:清热解毒,凉血通腑。

方药:清胆泻火汤。

渴饮、舌绛、脉洪者,加生石膏、知母、花粉;热重黄加连、金银花、紫地丁;若神昏谵语,皮肤瘀斑,气血两燔者,加用犀角地黄汤。

(四)其他治法

1.针刺疗法:主穴取阳陵泉、胆囊穴(阳陵泉下3〜5厘米处)、中脘、太冲、胆俞。耳针取神门、胆囊、胰、十二指肠等穴。配穴:疼痛加合谷,高热加曲池,恶心加内关。手法:深刺、强刺激,留针半小时。电针:用针麻仪通电20〜40分钟。

2.手术疗法:湿热蕴结证重者或脓毒结聚证重者,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胆囊造瘘术,胆囊切除术、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及引流术。

(五)临证权变

若病变发生在胆管部位,病人多在20〜40岁之间,典型表现为上腹部剧痛,寒战发热(体温约在38〜40°C之间)、黄疸,三者同时存在,可加用胆石总攻排石疗法。若经积极的治疗无效者,可手术治疗,方法同上。

〔调护〕

1.应忌食生冷及不易消化食物,一般以进低脂流食、半流质、软食为宜。

2.严密观察血压、脉象、舌苔的变化。

3.如病情恶化,要及时做好手术准备。

〔应用例案〕

巴xxx,男性,四十九岁,柯尔克孜族,新疆乌恰人,住院号7910。于1977年1月14日因右上腹疼痛六年,特来住院治疗。

患者1971年初发现右上腹部疼痛,但一直按胃病治疗,效果不佳。1976年8月由XX医疗队,诊为慢性胆囊炎、胆石症。经多方治疗,未见明显效果。近来右上腹及右悸肋部疼痛,向右肩、右背部放射,恶心欲吐,进油腻食后加重。每次发作都要剧痛三、四个小时,一般十天左右发作一次。

1977年1月14日,患者右胁肋部痛,右上腹阵发性剧痛,拒按,恶心欲呕,口苦咽干,便秘溲黄,脉弦滑,苔黄白相间,证属肝胆郁火,胃肠实热,治以疏肝理气,清热通里,药用:柴胡、黄芩、郁金、白芍、枳壳、金钱草、茵陈、半夏、木香、青陈皮、大黄。便秘时重用大黄加芒硝冲服;胆绞痛时加元胡、川楝子;便溏、腹泄时,去大黄加党参、白术。如此加减治疗十天后,大便中排出缘豆大黄褐色结石十粒,经病理科鉴定为胆结石。为了促进排石,间断地采用了四次遵义医学院的“总攻”疗法。至2月16日,陆续排出结石37粒,结石最大者直径为0.4厘米。3月23日患者胆绞痛发作,时间长达三小时,与此因势利导,加服汤药,于24日又排出较大结石一粒,直径约0.4厘米。4月29日静脉胆道造影复査,胆囊内未见结石影,排空情况良好。印象:①原胆囊结石影消失;②胆囊功能良好。遂于5月5日全愈出院。(节选自《中医外科心得集》)

按:胆囊结石如要彻底排尽,有一定困难,本案辨证准确、用药恰当,能随证变化,加之结石较小,故排出效果较好。从而彻底获愈。

〔文献摘要〕

1.《灵枢•胀论》:“胆胀者,胁下痛胀,口中苦,善太息。”《邪气脏腑病形篇》:“胆病者,……呕宿汁……其寒热。”《论疾诊尺篇》:“寒热身痛,面色微黄。”(这些症状似指胆道感染和胆石症之症状)

2.《伤寒论•辨太阳病脉并治》:“伤寒六七日,结胸热实,脉沉紧,心下痛,按之石硬者,大陷胸汤主之。”(结胸象指胆道感染、胆石症)

3.《医学正传•卷之四》:“心膈大痛,攻走腰背,发厥呕吐,诸药不效者,就咽中以鹅翎探之,出痰积碗许而痛即止。脉坚实不大便者,下之亦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