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第九节 风热疮

第九节 风热疮

风热疮是指皮肤出现斑疹、脱屑如糠秕之状,四周呈玫瑰色的急性皮肤病。本病特点是先现淡红色“母斑”,随后颜色变暗红,并出现较小的“子斑”,呈椭圆形,其长轴与皮纹、肋缘平行,上有糠秕样鳞屑。《外科秘录》中称“风热疮”,《外科正宗》称“风癣”;《医宗金鉴》称“血疳”。好发于青年人和中年人,以春秋两季最为多见。

〔病因病机〕

风邪为百病之长,春秋二季为胜,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外因。血热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内因,风热外袭与血热相合,化燥成毒,外泛肌肤引发本病。

〔辨证论治〕

(一)辨证要领

一是抓住本病有“母斑”“子斑”等特点,明确诊断。二是根据皮损和全身症状辨析。三是应与圆癣、紫白癜风和白疕鉴别诊断。

1.圆癣:一般皮疹数目不多,虽呈环形,但中心有自愈倾向,四周常有红晕、丘疹、小水疱等。

2.紫白癜风:多发于胸背、颈侧、肩胛等处。皮损为黄豆到蚕豆大小的斑片,微微发亮,先淡红或赤紫,将愈时成灰白色斑片。

3.白疕:皮损为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片,其上堆集较厚的银白色鳞屑,搔抓后有露水珠样点状出血。

(二)论治要点

风热相合而致本病,因此在论治中要辨清风与热的轻重程度,热胜风者宜清热凉血为主,疏风为辅;风胜热者以疏风为主,清热为辅。

(三)常见证治

主证:本病常于躯干部先出现一个较大的椭圆形或圆形浅红色斑片,直径约2厘米,边缘微隆起,覆有糠秕样鳞屑,称为“母斑”。母斑出现后约经一二周躯干四肢的近侧端相继有成批的皮疹出现,形态与母斑基本相同,但形状较小,称为“子斑”,系淡红色和黄褐色,亦可变为红色或暗红色,个别患者皮疹呈环形微隆起皮面,色红,皮疹散在或密集,极少融合。椭圆形的皮疹长轴常与肋骨平行,四肢部皮疹多分布在上臂屈侧和股内侧,皮疹长轴与皮纹方向一致,自觉瘙痒,少数可剧痒,有时可见全身症状,发热头痛、咽痛、心烦,大便秘结,小便黄赤,舌红苔薄白,脉浮数或细数。证属血热和外感风热相搏,外泛肌肤。

治法:疏风清热,凉血止痒。

方药:消风散加减。

瘙痒甚者,加白藓皮、地肤子;疹色红甚者,加赤芍、丹皮。亦可用紫草15克、板蓝根30克,煎汤内服,10天一个疗程。

(四)外治法

1.用三黄洗剂外搽,每日3~4次;或用5〜10%的硫黄膏外涂,每日2〜3次。

2.寒水石面15克,炉甘石面15克,滑石面30克,冰片1.5克,加水至200毫升,混匀后外搽,每日2〜3次。

(五)临证权变

发热心烦加丹皮、紫草、黄芩、木通;便秘加大黄;痒剧者,加白藓皮、刺蒺藜。

〔应用例案〕

贺XX,男,28岁。1964年9月8日初诊。患者10多天前发现胸背两胁部起红色环状皮疹,瘙痒。很快发展至四肢,剧痒。检查:躯干、四肢近端散发红色小米粒至高粱米粒大的丘疹,两腋下及胁部有明显稍大之横列椭圆形皮疹,边缘有菲薄鳞屑,皮疹之间可见正常皮肤。证系血热外受风热。治宜凉血疏风,清热解毒。余用以加味疏风祛疹汤(赤白芍各12克、当归9克,茜草根9克、白茅根30克、蝉衣6克、浮萍3克、白藓皮30克、刺蒺藜15克、金银花15克、生枳壳9克、生甘草9克)配合以外用药(外治法中第2方)。连续服药8剂后,诸证皆除,病获痊愈。

按:本病多因体内血热,外感风毒,内外合邪而致病。用赵老自拟加味疏风祛疹汤正合病机,故在较短时间内治愈。(节选自《千家妙方》赵炳南)

〔简便验方〕

生地9克、玄参12克、赤芍9克、紫草9克、黄芩6克、野菊花9克、荆芥9克,蝉蜕6克、苍耳9克、甘草6克。

上方水煎,每日一剂,儿童用量酌减。孕妇慎用,皮肤瘙痒剧烈加地肤子、蒺藜。皮肤灼热,皮损鲜红加栀子、金银花、夏枯草;大便秘结加大黄;食欲不振加陈皮、茯苓。节选自《医药通讯》厦门1979年2月

〔文献摘录〕

《医宗金鉴外科心法•七十四卷•血疳》:“此证由风热闭塞腠理而成,形如紫疥,痛痒时作,血燥多热,宜服消风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