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经行身痛

经行身痛

经行时或行经前后,出现以身体疼痛或手足麻痹为主证者,称“经行身痛”。

〔病因病机〕

主要病机为气血虚弱,营卫失调所致。若气血充沛,营卫和谐,自无疼痛之疾。病因有素体气血不足,筋脉失养,或夙有寒湿留滞,当经行乘虚而发,也有因于外感者。但总由正虚而作。

(一)气血虚弱

素体血虚,或大病久病后,耗气伤血,致气血两虚,经期阴血下流,气随血泄,气血愈虚,经云:“气主煦之,血主濡之”气血不足,筋脉失养,遂致身痛。

(二)寒湿血瘀

素有寒湿稽留经络、关节,血为寒湿凝滞。经期气血下流,胞宫空虚,周身气俱虚,运行乏力,气血凝滞,寒湿之邪乘虚而作,脉络受阻,不通则痛。

〔辨证论治〕

(一)辨证要领

经行身痛随月经周期而发作,其病因为气血虚弱,营卫失和。临床所见经行身痛,麻木不仁,或手足麻痹,肢软乏力者为气血虚。若证见身痛恶风畏寒,得热痛减者为兼风寒之证,临床又当以无汗恶寒身痛为实,有汗恶寒身痛为虚。亦有挟湿邪者,证见遍身疼痛,肢体重著,精神倦怠,或胸闷泛噁。

(二)论治要点

经行身痛以本虚为主,既使实邪亦是标证。故治疗以补气血,调营卫为主。纯虚无邪者,着重补气益血,常用药物如黄芪、党参、当归、白芍、鸡血藤、枸杞、炙草等。身痛兼风寒有汗者,上方可加桂枝以和营卫。风寒无汗,可加麻黄,亦可斟酌选用羌活、独活、荆芥、防风。身痛兼湿邪亦可佐用袪风胜湿之品,如桂心、薏米仁、羌活、苍术等。痛以上身为主可选加姜黄、川芎、桑枝、桂枝。痛在下可选加木瓜、牛膝等。

(三)常见证治

1.气血虚弱:

证候:经行肢体疼痛麻木,或经净加重,伴肢软倦怠,神疲乏力,月经量少,色淡质稀,小腹隐痛,舌质淡红,苔白,脉细弱。

治法:养血益气,柔筋止痛。

方例:当归补血汤(《兰室秘藏》)加白芍、鸡血藤、山茱萸。

2.寒湿血瘀:

证候:经行时周身关节疼痛,腰膝酸楚,得热痛减,遇寒疼甚,月经量少色黯,或挟血块,舌黯淡,苔薄白,脉沉紧。

治法:养血疏风,温经散寒,除湿止痛。

方例:趁痛散(《妇人大全良方》)加鸡血藤、桑寄生。

(四)临证权变

经行身痛,若经行之际,营血偏虚,风寒之邪乘虚而入者,以致营卫失调,可于补益气血之剂中酌加表散之品,以驱邪外岀。具体临床见证:伤于风者,若经行身痛,发热恶风,汗出苔薄白,脉浮缓,治宜养血和营,散风解肌、方用桂枝四物汤(《医宗金鉴》);伤于寒者,证见经行身痛,恶寒发热无汗,苔薄白,脉浮紧,治宜养血解表、散寒。方用麻黄四物汤(《医宗金鉴》)。若见阴血不足,而不宜用麻黄发散者,可于四物汤中加羌活、独活等药。

〔调护〕

(1)经前及经行时注意保暖,切勿淋雨涉水或过食生冷。

(2)平时加强营养,常吃红枣桂圆汤。寒冷季节可吃羊肉、狗肉等温补食品。

(3)平时可饮少量虎骨酒温经通络。

(4)腰部或膝关节疼痛时应用艾灸或拔火罐,袪寒止痛和络等外治法。

〔文献摘录〕

《证治准绳》引《产宝》云:“经水者,行气血,通阴阳,以荣于身者也。气血盛阴阳和,则形体通。或外亏卫气之充养,内乏荣血之灌溉,血气不足,经候欲行,身体先痛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