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小结

小结

本章根据解表药的不同性质,分为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。

一、辛温解表药:

均系辛温之品,都有发汗解表的作用,适用于风寒表证。但又各有特性,主治证候亦有区别。

麻黄、桂枝、细辛发散风寒之力较强。麻黄、桂枝均主散太阳经肌表之风寒,然麻黄发汗作用大于桂枝,故用于无汗之表实证;桂枝不论有汗无汗皆可应用。麻黄又能开宣肺气,利水退肿, 常用于肺气不宣的咳喘及水肿兼表证者;桂枝还可温通血脉,通阳化气,善治妇人血寒经闭,风湿痹证及阳虚不能化气的痰饮蓄水等证。细辛善散少阴经寒邪,多用于外感风寒,发热脉沉者,且有祛风湿,止痛及温肺化饮之功,可用于头痛齿痛,风湿痹痛及肺寒痰饮喘咳。惟药性较为峻烈,用时宜慎,用量不可过大。

紫苏、荆芥、防风三药发汗作用不及麻、桂之峻,较为缓和,为一般风寒感冒常用之品。其中紫苏散寒力较强,并有行气安胎之功,风寒感冒兼有胸腹胀满,恶心呕逆者更为适宜;荆芥辛散疏风,无论风寒、风热皆可应用,兼能透疹止血,疹出不透及各种出血皆可选用;防风祛风为主,本品甘缓不峻,为风药中之润 剂,功同荆芥。外感风邪,二药常相须为用。但防风还能胜湿止痛,也是治风湿痹证的要药。

羌活、藁本、白芷均有发表、祛风湿止痛的作用,用治感冒头痛。然羌活、藁本温燥升散,入太阳经,以治巅顶头痛连及后脑者;白芷归阳明经,治前额头痛,眉棱骨痛,牙痛及鼻渊等证。 羌活还有通痹止痛的作用,且善于上行,用治风湿痹痛以上半身为佳。白芷又能消痈排脓,用于疮疡肿毒及寒湿带下,风湿瘙痒。

辛夷、苍耳善能宣通肺窍,是治鼻渊的专药。苍耳子还能祛风湿,治皮肤湿疹瘙痒。

生姜发表散寒,又为温中止呕要药。葱白发表通阳,既可外散风寒表邪,又治寒邪入里,下痢脉微之证。胡荽发表透疹,主治麻疹不透;但多煎汤熏洗,很少内服。香薷长于解暑化湿,为治夏日外感风寒,内伤于湿,阳气被阴邪所遏的恶寒无汗,吐泻等证的主药。柽柳为透发麻疹之专药,内服外洗均效。然辛散力强,麻疹已透则不宜用。鸡苏功用与紫苏相类似,惟临床少用。

二、辛凉解表药:

均为辛凉之品,具有发散风热的作用,适用于风热表证及温热病初起或麻疹透发不畅等证。其中各药之作用也互有异同。

薄荷、牛蒡子、蝉蜕有发散风热,宣肺透疹的功效,为风热感冒,温病初期及疹发不透的常用药。三药中薄荷发散力较强,牛蒡子、蝉蜕次之。薄荷善散头面风热,兼理气解郁,可治头痛目赤及肝郁不舒之证;牛蒡子又能清热解毒,疮疡肿毒、咽喉疼痛常用;蝉蜕甘寒质轻,长于定惊止痉,明目退翳,多用于小儿惊风,破伤风及眼科疾患。

桑叶、菊花发散之力不及薄荷,但能清肝火。二者都可散头面风热,治外感风热,头痛目赤,并常相须为用。但桑叶兼能润肺止咳,肺燥咳嗽用之较好;菊花清肝明目作用较桑叶为胜,并能养肝,肝火或阴虚阳亢的头痛眩晕,目赤等证,用之为宜;野菊花尤善清热解毒,是治疔疮肿毒的良药。

柴胡、葛根、升麻都有升阳发散作用,其退热之功惟柴胡为首,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,以治寒热往来之证。又能疏解肝郁,治肝郁胁痛或月经不调等证。葛根是阳明经之主药,既可解肌退热,治表证发热,项背强痛,又能鼓舞脾胃之气而生津止渴,升阳止泻;升麻退热之力较差,而升举阳气之功最强,可用于透疹和阳气下陷的久泻久痢,脱肛等证。故柴胡、升麻常同用于中气下陷证,而葛根、升麻常并用于透疹。

蔓荆子、淡豆豉发散之力均较弱。前者散头面风热,主治风热头痛,目赤多泪;后者以解表除烦为能,治外感轻证及热病心胸烦乱之证。浮萍长于发汗利水,可治外感风热,风疹瘙痒,以及水肿多用。木贼能疏散风热,治风热目赤,翳膜遮睛的主药。

解表药功用归纳简表

分类 药名 性味 归经 功 效 主 治 用量 备 注




麻黄 辛、微苦 肺、膀胱 发汗、平喘、 利水 ①外感风寒表实证 ②咳喘 ③水肿兼表证者 2一10克 麻黄根止汗主治自汗盗 汗
桂枝 辛、甘、 温 心、肺、 膀胱 发汗解表, 温经通阳 ①外感风寒表证 ②风寒湿痹 ③痰饮、水肿 ④胸痹 ⑥经闭、痛经、 癥瘕 3一10克
紫苏 辛、温 肺、脾 发表散寒, 行气宽中 解鱼蟹毒 ①风寒表证 ②胸闷呕吐,胎动不安 ③鱼蟹中毒 5-15克 苏子降气化痰,主治咳嗽气喘
荆芥 辛、微温 肺、肝 祛风解表, 止血 ①风寒或凤热表证 ②风疹瘙痒或麻疹透发不畅 ③咽喉肿痛及疮疡初起兼表证者 ④吐、衄、便血等出血证 3-10克 止血须炒炭用
防风 辛、甘、微温 膀胱、 肝、脾 祛风、解表、 胜湿、止痛、解痉 ①风寒表证 ②风湿痹痛 ⑧破伤风 3一10克
羌活 辛、苦、 温 膀胱、肾 解表、散寒、 祛风、胜湿、 止痛 ①风寒感冒 ②风湿痹痛 3一10克
分类 药名 性味 归经 功 效 主 治 用量 备 注




白芷 辛、温, 肺、胃、 大肠 解毒、祛风、 除湿、消肿、 排脓、止痛 ①外感头痛、鼻 渊 ②阳明头痛、眉棱骨痛、齿痛 ⑧疮疡肿毒 ④寒湿带下 3-10克
藁本 辛、温 膀胱 发表散寒, 祛风胜湿, 止痛 ①风寒头痛、巅顶痛 ②寒湿痹痛 2一10克
细辛 辛、温 肺、肾 祛风散寒, 止痛,温肺, 化饮,通窍 ①头痛、牙痛、 痹痛 ②风寒表证 ⑧寒饮喘咳 ④鼻渊 2一5克 反藜芦
辛夷 辛、温 肺、胃 散风寒, 通鼻窍 风寒头痛、鼻 渊 36克, 布包煎服
苍耳子 辛、苦、 温、有 小毒 通鼻窍,祛风湿,止痛 ①鼻渊 ②风湿痹痛 3-10克 苍耳草功能祛风、 解毒
香薷 辛、微 温 肺、胃 发汗解表, 和中化湿, 利水消肿 ①夏令暑湿表证、 泄泻 ②水肿 3--6克
生姜 辛、微 温 肺、胃 发汗解表, 温中止呕, 温中止咳 ①风寒表证 ②胃寒呕吐 ③肺寒咳嗽 3一10克 捣汁冲服每次3一10滴。 生姜皮功能行水, 主治皮肤水肿。
葱白 辛、温 肺、胃 发汗解表, 散寒通阳, 解毒散结 ①风寒表证 ②厥冷脉微 ③疮疡肿毒 (外用) 6-10克 不宜与蜂蜜同用
分类 药名 性昧 归经 功 效 主 治 用量 备 注




胡荽 辛、温 肺、胃 发汗透疹 麻疹初期,透发不畅 3-6克
柽柳 辛、平 肺、胃、 心 发汗透疹 麻疹初期,透发不畅 3-6克
鸡苏 辛、微 温 肺、脾 疏风解表 下气理血 功同紫苏,临床少用 3-10克




薄荷 辛、凉 肺、肝 疏散风热 清利头月
利咽、透疹
①风热表证 ②风热上攻的头 痛、目赤 ③麻疹初期,疹 发不畅 ④肝郁气滞的胸 胁疼痛等证 2-6克 不宜久煎
牛蒡子 辛、苦、 寒 肺、胃 疏散风热 解毒透疹 利咽散肿 ①风热表证,咽 喉肿痛 ②麻疹初期,疹出不畅 ③热毒疮肿 5-15克
桑叶 苦、甘、 寒 肺、肝 疏风清热 清肝明目 ①外感风热 ②肺热燥咳 ⑨目疾 5--10克
菊花 辛、甘、 苦、微寒 肝、肺 疏风清热 明目 ①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②目赤肿痛 ⑨肝阳头痛、眩 晕 10-15克 野菊花善清热解毒, 主用于痈肿疔毒。
蝉蜕 甘、寒 肺、肝 疏风清热, 透疹,明目退翳,息风止痉 ①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 ②麻疹初起,疹出不畅 ⑧风热目赤、目翳 ④小儿夜啼及破伤风 3一10克
淡豆豉 辛、微苦、寒 肺、胃 解表除烦 ①外感表证 ②热病心烦 6一12克
蔓荆子 辛、苦、 微寒 膀胱、 肝、胃 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 ①风热头痛、目赤 ②风湿痹痛,肢 体挛急 6-12克
葛根 辛、甘、 凉 脾、胃 发表解肌, 升阳透疹, 解热生津 ①外感风热,项 背强痛 ②麻疹初期,疹出不畅 ⑧泄泻痢疾 ④消渴 10一20 克 解表生用 止泄煨用 葛花主用于解酒
柴胡 苦、辛、 微寒 肝、胆 和解退热, 疏肝解郁, 升举阳气 ①往来寒热 ②肝气郁结,胸 胁胀痛、月经 不调等证 ③中气下陷的脱 肛等 3-10克 银柴胡专退阴分虚热、治骨蒸潮热
升麻 辛、甘、 微寒 肺、脾、 大肠、胃 发表透疹, 清热解毒, 升阳举陷 ①麻疹初期,疹发不畅 ②咽痛、头痛等热毒证 ③气虚下陷证 3-10克
浮萍 辛、寒 肺、膀 胱 发汗解表, 透疹,祛风 止痒,利水 消肿 ①风热表证 ②麻疹透发不畅 ③风热瘾疹、皮 肤癌痒 ④水肿兼表证 3~10克
木贼 甘、苦、 平 肺、肝、 胆 疏散风热 明目退翳 风热目赤、目翳 3-10克

复习思考题

  1. 试述解表药的定义,适用范围及使用时的注意点。
  2. 如何区别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的临床应用?
  3. 麻黄、桂枝、细辛的功效和应用各怎样?主要差别是什么?
  4. 羌活、白芷、防风在功效和应用上有何异同?分别说明其要点?
  5. 试述紫苏、荆芥、香薷、生姜、辛夷的功效和临床应用。
  6. 薄荷、牛蒡子、蝉衣在功效和应用上有何异同?
  7. 桑叶与菊花功效和适应证各如何?试比较之。
  8. 分析比较柴胡、葛根、升麻三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。
  9. 应用麻黄、桂枝、细辛、薄荷、葛根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