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薏苡仁

薏苡仁

〔原文〕甘淡。微寒而属土,阳明药也。甘益胃,土胜水,淡渗湿。泻水所以益土,故健脾。治水肿湿痹,脚气疝气,泄痢热淋。益土所以生金,故补肺清热。色白入肺,微寒清热。治肺痿肺痈,咳吐脓血。以猪肺蘸苡仁米服。扶土所以抑木,故治风热筋急拘挛。厥阴风木主筋,然治筋骨之病,以阳明为本。阳明主润宗筋,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者也,阳明虚则宗筋纵驰。故经曰:治痿独取阳明。又曰:肺热叶焦,发为痿躄。盖肺者相傅之官,治节出焉。阳明湿热上蒸于肺,则肺热叶焦,气无所主而失其治节,故痿躄。薏苡理脾,而兼清热补肺。筋寒则急,热则缩,湿则纵。然寒湿久留,亦变为热,又有热气熏蒸,水液不行,久而成湿者。薏苡去湿要药,因寒因热,皆可用也。《衍义》曰:因寒筋急者不可用。恐不然。但其力和缓,用之须倍于他药。杀蚘堕胎,炒熟微研。

【讲解】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,健脾止泻,化湿除痹,清热排脓之功。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成熟种仁。打下果实晒干,除去外壳及种皮。生用或炒用。

本品味甘淡,气微寒,性主降泄。入脾、胃、肺三经。脾为阴土,喜燥而恶湿。薏苡仁淡以渗湿,甘以益脾,故既能渗除脾之所恶,又能补益脾之所喜,且性寒而不伤胃,补脾而不滋腻,渗湿而不峻利,药性和缓,为清补淡渗之品。故凡脾虚湿盛所致的食少泄泻,水肿胀满,脚气浮肿,小便不利等证,皆可应用。因脾为生化之源,补脾则肺气足,故又能益肺,即培土可以生金。还兼清热排脓之功,治肺痈肺痿,肠痈亦常用之。

此外,本品尚兼祛除肌肉筋骨之湿邪,又能舒筋,缓和挛急。现代研究证明,薏苡仁有缓解横纹肌挛缩的作用,故可用以治疗风湿痹痛,筋脉拘挛之证而偏热者,颇有良效。

薏苡根,也有清热利湿之功,还能驱蛔杀虫,可用于淋证带下,虫积腹痛等证。然临床很少使用。

【临证应用】薏苡仁治脾虚泄泻,可与人参、白术等同用,如参苓白术散。治湿温病初起,湿邪偏胜者,常与杏仁、蔻仁、半夏等同用,如三仁汤,藿朴夏苓汤。用以治湿滞经络之湿痹拘挛,偏寒者配麻黄、杏仁,如麻杏薏甘汤;偏热者配络石藤、防己等;湿重者配黄柏、苍术等,如四妙散。用治肺痈,咳吐脓血,可与苇茎、冬瓜仁、桃仁等配伍,如苇茎汤;治肠痈配败酱草、丹皮、桃仁等,如薏苡附子败酱散。

【用量用法】10—30克,煎服。本品力缓,用量宜重。健脾宜炒用,其余生用。除入汤剂、丸散外,亦可作羹或与粳米煮粥,饮食用,为食疗佳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