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中风

中风

中风又称卒中,指风邪中人,体内脏腑受扰,阴阳失凋,气血逆乱引起以猝然昏仆,不省人事,口眼㖞斜,半身不遂,或未见昏仆,仅见㖞僻不遂为特征的病证。

本病包括中医文献所记载的昏迷仆击、大厥、薄厥,以及偏枯、偏风、风痱、身偏不用等证。不同于外风侵袭之伤风、风痹等证,并且与《伤寒论》所称之“中风”名同实异。

本病的发生,因外邪诱发者称为外风;无外邪触发而猝然发病者称为内风,《景岳全书》中称之为“非风”。唐宋以前,多主外风学说,以内虚风邪外中立论;唐宋以后,则多以内风上扰立论。

病因病机

气血虚弱,阴阳失调,是发病的内在因素,风、痰、火是发病的条件,气血壅瘀、清窍失聪、昏迷瘫痪是病变的结果。从中风的主证看,病变部位主要在脑,并与心、脾、肝、肾四脏有关,其中尤以肝风为主。

中风的发生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加之忧思恼怒、饮酒饱食或操劳过度,以致阴亏于下,肝阳暴张,阳化风动,气血逆乱,兼挟痰火。若横窜经隧,则㖞僻不遂,蒙蔽清窍则猝然昏仆,不省人事。其病机颇为复杂,兹分述如下:

1.正虚邪中 正气不足,卫外不固,外风乘虚入中经络,或痰浊素盛,外风引动痰湿流窜经络,而引起口眼㖞斜,半身不遂等症。

2.情志所伤 五志过极,化火生风,过喜烦劳,火起于心;暴怒气逆,火起于肝;房劳过度,火起于肾。火盛最易伤阴,上盛下虚,气血逆乱,直冲于脑,脉络痹阻,蒙蔽清窍而卒然昏仆。

3.痰蒙清窍 饮食不节,恣食肥甘,脾失健运,聚湿生痰。痰郁化火或气郁化火,火煎津液成痰;或形盛气衰,痰湿素盛,痰火相兼,或上蒙清窍,或流走经络,是以突然昏仆,㖞僻不遂。

4.瘀血痹阻 气血攸关,若因气虚运行无力,或因气滞血行不畅,或因暴怒气逆血郁于上。均可导致血瘀,血瘀复阻气机,以致气血瘀滞,脉络痺阻,至脑则昏仆不知人,㖞僻不遂。

中风病理虽较复杂,归结起来不外虚、火、风、痰、瘀、气、血几个方面,其中以内风、痰浊、血瘀致病者最为多见。

辨证论治

(一)辨证要领

中风之发生,在本属阴阳偏胜,气血逆乱;在标为风火相煽,痰气壅阻。根据病的轻重,病位浅深,分为中脏腑,中经络两个类型。如突然昏倒,不省人事,醒后出现偏瘫失语等证为“中脏腑”。其中有“闭”,“脱”之分,闭证属实,且有“阳闭”、“阴闭”之别。脱症属虚。如仅见证有口眼歪斜、肌肤不仁、病变轻浅者为“中经络”。下面分别讨论。

1.辨中脏中腑 “中腑”以半身不遂、口眼歪斜,偏身麻木,言语蹇涩,神志不清为主证。虽有昏迷,但时间短。“中脏”以卒然昏仆、不省人事,半身不遂,昏迷时间长,甚则难以复苏。因两者多有神志障碍,故统称为“中脏腑”。

2.辨闭症与脱症 “闭证”是邪闭于内,阳气暴张,血随气逆,上冲于脑,闭塞清窍。证见突然昏仆,牙关紧闭,两拳握固,伴有面赤气粗,喉间痰鸣。二便闭阻,或兼发热,苔黄腻或糙,脉弦滑数,为阳闭。一般风火挟痰为患。如证见静而不烦,鼻起鼾声,面青唇紫,四肢不温,舌苔白腻,脉沉滑或涩迟,为阴闭。一般由于积痰与凝瘀交结,清窍蒙闭,阳气不能敷布所致。“脱证”证由阴精下亏、阳无所依、阴阳不相维系,故见卒然而倒,不知人事,目合口开,鼻鼾、撒手、遗尿,舌短缩,脉细弱,甚则肢冷汗出,面赤如妆,痰涎涌出,脉浮大无根或微细欲绝,为阴竭阳越,阴阳离决,暴脱之危象。

3.辨中经中络 证由血虚气弱,络脉空虚,腠理不固,风邪乘虚侵入、挟湿痰流窜经络,故肌肤不仁,手足麻木;络脉痹阻,气血循行不畅,故口眼㖞斜,语言不利,肢体拘急,营卫失和则兼见寒热,舌苔白腻,脉浮滑,属外风与内有痰阻所致。“中络”以肌肤麻木,口眼歪斜为主证,其麻木多偏于一侧之手足,病位浅而病势轻。“中经”以半身不遂,或半身麻木,口眼歪斜,言语蹇涩为主证。但无昏仆,较中络为重,皆由邪窜经络而成。故统称之为中经络。

中风应与痫证、痿证相区别。中风与痫证都有卒然昏仆的见证,然中风一般无四肢抽搐,偶有抽搐者也多在一侧,中风如有神志不清,昏迷不醒,多需经过治疗后方逐渐清醒,且有口眼㖞斜,半身不遂之症状,痫证卒然昏仆常口中作声、四肢或全身抽搐、口吐涎沫、醒后如常,但可再发。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应与痿证区别。中风半身不遂因病久不能恢复,肌肉瘦削偏枯不用、痿证起病缓慢、且以双侧下肢瘫痪为多见。

(二)论治要点

中风为本虚标实,上盛下虚之证。急性期虽有本虚之证,但以标实为主,此时邪气盛,当按急则治标的原则,可用平肝熄风、清热化痰、活血化瘀等法,降泄风阳痰火,宁气血之逆乱,佐以固本。恢复期后,证候由实转虚,本虚标实而侧重在本虚。本虚有气虚与阴虚之分,但以气虚者为多见。此当按缓则治本的原则滋养肝肾、补益气血为主,佐以治标。兹分述如下。

1.抑肝熄风 适于疗阳亢风动证,由于病因不同,可分别与滋阴、潜阳、豁痰等法相互配用。临床可随证选用不同的熄风药,若风阳上扰头晕头痛、耳鸣眼花,可选用平肝熄风药,如钩藤、菊花、蒺藜、天麻、决明子等;若窜于经脉肢体震颤、拘急抽搐者,可选用搜风解痉药如全蝎、蜈蚣、地龙、僵蚕等;若风阳化火出现面赤、目赤、高热、抽搐等症状者,应用清肝凉血熄风药,如羚羊角、夏枯草、菊花、桑叶、丹皮等。

2.重镇潜阳 适于肝阳上亢,气血并走于上者,所以治疗多用潜阳镇降,引导气血下行如生牡蛎、石决明、珍珠母、生龙骨、紫贝齿、代赭石、磁石、川牛膝等。因阳亢多由阴虚而致,故重镇药中常佐龟板、鳖甲,取其咸寒养阴之意。

3.祛痰降逆 适于风火挟有痰浊者。常用半夏、陈皮、枳壳、贝母、杏仁之类。兼有痰热者,宜用胆南星、天竹黄、竹沥、竹茹、全瓜蒌等清化痰热。热甚者宜用黄连清心火,或用大黄、芒硝通腑泄热,但不可过量免伤阴液。痰蒙清窍者,用石菖蒲、远志、郁金芳香开窍化痰。

4.活血通络 适用于血瘀阻滞脉络所致的半身不遂,偏身麻木。临床中活血化瘀法常佐以顺气、降逆、补气、通络等药。常用赤芍、红花、川芎、桃仁、丹参、牛膝等。若见半身麻木、瘫痪者,酌加鸡血藤、乳香、没药、地龙、桑枝、寄生之类,若见络脉不通者,则多与藤类药物合用,如鸡血藤、红藤、络石藤、海风藤之类。如兼气虚者,须与黄芪同用,伹黄芪用量宜大。

5.开窍与固脱 适用于邪气内闭与正气外脱的中风重证。有热者,服安宫牛黄或至宝丹等辛凉启闭;无热者,服苏合香丸等芳香开窍药以豁痰开闭。待昏迷复苏,牙关不紧时仍须以滋阴潜阳、熄风化痰之法治之。若属正气外脱,脉微欲绝者,当用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、黄芪、山茱萸、龙骨、牡蛎之类扶正固脱,或用参附汤以回阳救逆。

6.补虚 重在滋肾柔肝,填精补髓,摄纳肾阳为根本,常用地黄、何首乌、枸杞、山茱萸、山药、沙参、麦冬、玄参、怀牛膝、杜仲、川断、白芍、桑寄生之类,可随证选用。若火灼心阴,宜用酸枣仁、柏子仁、夜交藤、麦冬、合欢花之类养血安神;若气血两虚者,宜用人参、黄芪、当归、地黄、枸杞、肉苁蓉之类益气养血。

(三)常见证治

1、中经络

(1)络脉空虚,风邪入中:

证候:手足麻木,肌肤不仁,或突然口眼㖞斜,语言不利,口角流诞,甚则半身不遂。或兼见恶寒发热,肢体拘急,关节酸痛等症,舌苔薄白,脉象浮弦或弦细。

治法:祛风通络,养血和营。

方例:大秦艽汤加减。

(2)阴虚阳亢:

证候:平素头晕头痛,耳鸣目眩,腰膝酸软,突然发生口眼㖞斜,舌强语蹇,半身不遂,舌质红或苔黄,脉象弦滑或弦细而数。

治法:滋阴潜阳,镇肝熄风。

方例:镇肝熄风汤加减。

2、中脏腑

(1)闭证:

症见:突然昏仆,不省人事,牙关紧闭,口噤不开,两手握固,大小便闭,肢体强痉。由于病因有风痰火与风痰湿之不同,故闭证又分为阳闭、阴闭两种。

阳闭

证候:除上主证外,兼见颜面潮红,呼吸气粗,口臭身热,躁动不安,大便干燥,唇舌红,苔黄腻,脉弦滑而数。

治法:辛凉开窍,清肝熄风。

方例:首先灌服(或鼻饲)至宝丹,并用羚羊汤加减。

阴闭

证候:除有闭之主症外,兼见面白唇暗,痰涎壅盛,静而不烦,四肢欠温,舌苔白腻,脉沉滑缓。

治法:辛温开窍,豁痰熄风。

方例:急用苏合香丸灌服(或鼻饲)并用导痰汤加减。

(2)脱证:

证候:突然昏仆,不省人事,目合口开,鼻鼾息微,手撒肢冷,汗多不止,二便自遗,肢体软瘫,舌痿,脉微欲绝。

治法:益气回阳,扶正固脱。

方例:参附汤加味。

3、后遗症

(1)半身不遂:

气虚血滞,脉络瘀阻。

证候:偏枯不用,肢软无力,面色萎黄,或见肢体麻木,舌淡紫或有瘀斑,苔白,脉细涩或虚弱。

治法:益气、活血、通络。

方例:补阳还五汤。

(2)肝阳上亢,脉络瘀阻:

证候:患侧僵硬拘挛,兼见头晕头疼,面赤耳鸣,舌红苔黄,脉弦硬有力。

治法:平肝潜阳,熄风通络。

方例:镇肝熄风汤。

(3)语言不利,风痰阻络:

证候:舌强语蹇,肢体麻木,脉象弦滑等证。

治法:祛风除痰,宣窍通络。

方例:解语丹加减。

(4)肾虚精亏:

证候:心悸气短,腰酸膝软,音喑失语。

治法:滋阴、补肾、开窍。

方例:地黄饮子。

(5)口眼㖞斜:

证候:单见口眼歪向一侧。

治法:祛风、除痰、通络。

方例:牵正散。

(四)临证权变

在中风神志清醒之后,往往遗有精神迟钝,半身不遂,口眼歪斜,言语不利等证,有待调理,以期逐渐恢复。若半身不遂,是气虚血亏,瘀阻脉络,宜益气养血,祛瘀通络。用药如黄芪、当归、赤芍、川芎、红花、桃仁、地龙等。若语言不利,多与半身不遂同时并见,有偏于虚实的不同,实证系风痰阻于廉泉、宜祛风豁痰、宣窍通络,用白附子,菖蒲,天麻,远志,制南星,全虫,羌活,木香,甘草之类。虚证系属肾虚精气不能上承,宜补阴扶阳,用地黄饮子加减。

调护

中风病的重证患者多不会翻身、咳痰、说话、进食,大小便也不能自主。故要严密观察病情,精心护理,积极抢救以促使病情向愈,减少后遗证。

1.认真观察病情变化,患者神志由昏迷转清醒为顺,反之为逆;手足由逆冷转温者为顺,反之为逆。后遗证半身不遂,本属气虚脉缓者,骤然见脉弦劲而数,多有复中的可能。

2.饮食宜忌:中风病人的饮食以清淡为宜,忌食醇酒厚味。

3.预防褥疮:为防止褥疮的发生,必须做到勤翻身,对神昏病人要检査皮肤、衣服、被单是否干燥和平整,当受压皮肤发红时,应用手掌揉擦,或外搽红花酊。

4.功能锻炼:在瘫痪肢体不能自主运动时,应帮助病人被动运动,进行肢体按摩,同时作大小关节屈伸、旋转、内收、外展等活动,以促进气血运行。当患者瘫痪的肢体可以抬举时,应加强自主运动。如保健操、太极拳、散步等。对中风不语的患者,应耐心教病人发音,以期逐步恢复语言功能。

中风多为突然发生,一般容易早期发觉,因此年岁较大的人,如常有头昏眩晕,手指麻木等,常为中风的先兆,或过于肥胖,也易于引起本病,应注意检査,及早防治,要避免情志波动,在日常生活中,防止失足跌仆,平时少吃肥肉、动物内脏等食物,选食芹菜、荠菜、海蛰,及新鲜蔬菜等。

应用例案

例一、孙xx,女,70岁。

视患者表情淡漠、精神倦怠、形体消瘦、步态蹒跚、行动艰难、语言不利而低怯、纳谷锐减、胃脘不适、舌强硬、舌质淡暗、舌苔黄腻、脉弦细数,尺细弱。辨证:中风先兆;肾不足,肝阳上扰,痰湿中阻,本虚标实之证,用桑钩温胆汤加味。

处方:法半夏9克 陈皮9克 茯苓15克 甘草6克 竹茹12克 炒枳壳9克 桑寄生15克 钩藤9克,后下 葛根9克 莲子心6克

服药五剂后,头晕目眩即减,肢体活动亦较灵活,语言渐清楚,食欲转佳,纳食增加,黄腻苔变为薄白苔,病情日趋好转,后又服原方20余剂,诸症消失而出院。(朱建贵:桑钩温胆汤治疗中风——赵金铎老中医临床经验介绍,中医杂志,1984;25〈1〉:16)

按:本例抓住先兆主证头晕目眩、舌体强硬、步态蹒跚。方用桑寄生滋补肝肾而不腻,且强壮筋骨、钩藤平肝熄风而不燥,又有舒肝活络作用,于温胆汤中加入葛根升清阳以降浊,使疗效更佳。虑其年已古稀,纳谷锐减,妙在用莲子心,即补益健脾又收养心安神之功。鉴于中风的发病率、病死率高,加强对中风先兆的早期治疗则更为重要。

例二、邹某、男,成年。

初诊:1940年10月17日。下虚上实,肝阳化风上升,烦躁不宁,神志不清,脉象虚弦,先以平肝潜阳,安神定志。

珍珠母15克,先煎 生石决明15克,先煎 龙齿12克,先煎 硃茯神9克 黄连15克 炒枣仁9克 盐水橘红4.5克 钩藤9克,后下 竹沥半夏4.5克 淮小麦12克 枳实2.4克,同炒 朱灯芯一扎 一剂。

二诊:诸恙均有转机,原法出入治之。

珍珠母12克,先煎 生石决明12克,先煎 龙齿12克,先煎 黄连1.5克 朱茯神9克 竹沥半夏6克 盐水橘红4.5克 瓜蒌皮9克 郁金4.5克 胆星2.4克 干菖蒲2.4克 淮小麦12克 枳实2.4克,竹茹4.5克,同炒 一剂。

三诊:进珍珠母丸合六神汤加味,平肝阳、化痰热、安神明,尚觉合度。祌志已清,诸恙均见轻减。苔薄腻,仍以原方加减之。

珍珠母24克,先煎 生石决明18克,先煎 盐水橘红4.5克 黄连1.5克 朱茯神9克 枳实2.4克,竹茹4.5克同炒 瓜蒌皮9克 郁金4.5克 胆星2.4克 菖蒲1.5克 黛蛤散12克,包煎 淮小麦12克 竹沥半夏4.5克 一剂。(《上海老中医医案选编•程门雪医案》)

按:本例为中脏腑,已近神昏、病热重,由于治疗得当,三天之内,转危为安。方用珍珠母丸。其中珍珠母、龙齿配合石决明、黄连,镇肝清心为主药,用量虽小,炮制考究,轻可去实,力破千钧。其次用六神汤,黄连温胆汤配蛤壳、郁金、蒌皮等以清热化痰,此属辅佐之法,但颇为重要。如痰热蒙蔽心包,窍络不开,则神志不得安宁,痰热阻塞气逆,则升降之道不通,虽用镇肝平肝,肝风之上者亦不能下,清空不清则神昏亦难清醒。

例三、一男子,体肥善饮,舌本硬强,语言不清,口眼㖞斜,痰气涌盛,肢体不遂。余以为脾虚湿热。用六君加煨葛根、山栀、神曲而痊。(《内科摘要•卷上》)

按:体肥善饮则多湿而兼热,日久便可致脾虚,此乃体质与嗜好所形成的体内病变因素。故治用六君子汤加味,健脾兼以清湿热。

简便验方

1.棉花籽120克,炒黄去皮,乳香120克,去油,没药120克,去油,蜂蜜180克。 上药共为细面,炼蜜为丸,共制七丸。每日服一丸,白开水送下,连服七日。适用于中风初起,口眼歪斜,言语蹇涩,手足不仁,半身不遂等。

资料来源:《中医验方汇选》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.12。

2.白茅根一束,矾末9克。

用茅根煎水,冲明矾,频频灌服。适用于中风不省人事,痰涎上涌。

资料来源《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》人民卫生出版社1971.3。

3.丹参12克,牛膝9克,红花6克,地龙6克。

水煎服。适用于中风后遗症。

资料来源:《实用中医内科学》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.12。

文献摘录

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血之与气并走于上,则为大厥。”

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大怒则形气绝,血菀于上者,使人薄厥。”

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》:“邪中于络,肌肤不仁,邪中于经即重不胜;邪入于腑,即不识人,邪在于脏,舌即难言,口吐涎。”

《河间六书》:“中风瘫痪者,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也,亦非外中于风。由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,肾水虚衰,不能制之,则阴虚阳实,而热气怫郁,心神昏冒,筋骨不用、卒倒无所知也。多因喜、怒、思、悲、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,由五志过极,皆为热甚故也。”

《景岳全书·非风篇》:“非风一证,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。此证多见卒倒,卒倒多由昏愦,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,原非外感风寒所致。而古今相传,咸以中风名之,其误甚矣。故余欲易去中风二字,而拟名类风,又欲拟名属风,然类风,属风仍与风字相近,恐后人不解,仍尔模糊,故单用河间、东垣之意、竟以非风名之,庶乎使人易晓,而知其本非风证矣。”

《景岳全书·厥逆篇》:“气血并走于上,则阴虚于下,而神气无根,是即阴阳相离之候,故致厥脱而暴死,复反者轻,不反则甚,此正时人所谓卒倒暴仆之中风,亦即痰火上壅之中风。”

《临证指南》华岫云按:“叶氏发明内风,乃身中阳气之变动。肝为风脏,因精血衰耗,水不涵木,木少滋荣,故肝阳偏亢,内风时起。……更有风木过动、中土受戕,不能御其所胜,如不寐不食,卫疏汗泄,饮食变痰。……或风阳上僭,痰火阻窍,神识不清,……若肢体拘挛,半身不遂,口眼㖞斜,舌强言蹇,二便不爽,此本体先虚,风阳挟痰火壅塞,以致营卫脉络失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