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泄泻

泄泻

泄泻,是以排便次数增多,粪便稀薄,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如水注为主证的病证。

本病主要是由外感,内伤导致湿盛脾虚。运化功能失调,而使清浊不分,水谷混杂,并走大肠而泄泻。大便溏薄而下者称为泄,大便如水样注下者称为泻。它与痢不同,应当注意鉴别。

〔病因病机〕

本病的病因,有感受外邪、饮食所伤,情志失调及脏腑虚弱等,而使脾胃受损,以致泄泻。

1.感受外邪 外邪致泻,以寒、湿、暑、热较为常见,其中尤以湿邪最为多见。因为脾喜燥恶湿,故湿邪最易困阻脾土,脾失健运,水谷混杂而下,而引起泄泻。湿邪多与寒、暑、热邪相兼为病,兼寒者,寒湿属阴,易伤阳气、致寒湿内盛,脾阳受困,失其温运,故其泻下清稀滑利,甚者泻下如注。兼热者,湿热蕴结肠中,火热之性疾速,故泻下急迫腐臭。热熏灼于胃,则津失濡润,熏灼膀胱则尿少黄赤,热甚则发热。兼暑者,暑湿停阻胃肠,暑热与湿浊下迫,故泻下秽浊,甚则水泻如注。腑气不通,浊气不降,则胸闷腹胀。暑热熏蒸则汗出,湿邪粘滞难去则汗出不解。

2.饮食所伤 饮食过量、恣食肥甘、饮食不洁之物,则食滞不化或湿热内蕴,损伤脾胃,失其运化传导,水谷不化,湿浊宿食,积成秽浊,故泻下腐臭,泻后痛减的伤食诸证。

3.脾胃虚弱 饮食失宜,劳倦所伤,久病等所致脾胃虚弱,则脾胃运化升降功能失常,不能运化水谷精微,水谷停滞,混杂而下,而成泄泻。

4.肾阳虚衰 久病或年老体弱之人,肾阳多趋虚衰,肾阳虚则不能温暖脾胃,则脾失运化,肾虚不能固胃关,湿浊下注而成泄泻。其泄泻多发生在黎明前,故又名“五更泄”。

〔辨证论治〕

(一)辨证要领

本病的辨证应从久暴分虚实,暴泻属实,实证有寒湿、湿热、伤食三类。虚证多有脾肾之分,虚实挟杂多见肝旺乘脾。以上病证可单独出现,或相兼而见,且可互为转变。

1.辨虚实 发病急骤,病程短,脘腹胀满,腹痛拒按,泻后痛减者,多属实;病势缓,病程较长,腹痛不甚,喜按,便后痛重者,多属虚。

2.辨寒热 便下色黄秽浊,肛门灼热,烦渴引饮,小便赤涩,身热,手足温的多属热证;便下色不变,或灰白,或完谷不化,腹中冷,不渴,小便清白,身懒乏力,手足不温的多属寒证。

3.辨粪便 一般便下黄褐色,粘秽而臭的为湿热泄泻;偏热盛者,便下赤黄如酱,有沫,气味异秽,肛门灼痛,甚则泻下急迫,便下焦黄臭秽。暑湿泻,泻下粪便粘秽,或水泻如注。寒湿泄泻,一般便下水粪相杂,色青黑、如鸭粪;偏寒盛者,便下清冷,色淡无明显臭味,或完谷不化;偏湿盛者,便下水多如米泔,身重尿少。伤食泻,便下粘滞,臭如败卵,多矢气,嗳气酸腐。肝郁脾虚泄泻,便下溏薄,色黄白,时作时止,或便意频,或食后少倾即泻,伴有便前腹胀,嗳气,矢气,便后稍缓,移时如故。虚泻,大便次数增多,便下直出不止,甚或大便失禁。脾虚较甚者便下溏薄如酱,时溏时泻,或完谷不化,晨起食后或劳累易泻。肾虚泻,便下色白质溏,或便下清水混有粪浊,黎明腹痛便急,泻下则安。

(二)论治要点

本病的实证,以祛除湿邪为主。虚证以补益脾肾为要。虚实挟杂宜抑肝扶脾。寒热错杂应温清共用。

1.袪湿 主要分为芳香化湿、清热利湿、健脾利湿等。芳香化湿法多用于暑热泄泻,清热利热法多用于湿热泄泻,健脾利湿多用于水饮留肠所致泄泻。祛湿多佐以分利或分消,可配以利小水的方法。

2.清热 用于胃肠积热,或暑热偏盛,法以清泄热邪,属胃肠积热者,常用黄连、黄柏,黄芩之类以苦寒泄热;属暑热偏盛者、暑必挟湿,故以清热解毒化湿合法,常用药如连翘、金银花、藿香、苡仁、通草、竹叶、败酱草等。

3.祛滞 用于胃肠积滞,一般有因食积、气滞,或因虫积便泄者。治法当以消积导滞,以清肠胃之积滞,常用枳实、枳壳、山查、神曲、鸡内金、川朴、木香、焦槟榔等药,若因虫积者,可服化虫丸加减。

4.健脾 用于久泻脾虚,治法当以益气健脾,温运脾阳。益气健脾用党参、黄芪、白术、黄精、山药、扁豆、莲肉等;温运脾阳用制附片、干姜、肉桂之类,或用附子理中丸。

5.温肾 主要用于命门火衰所致的五更泻。若兼脾阳虚,当从脾肾双补。若兼中气下陷,可加入益气升阳之品,用药如补中益气汤中之升、柴,尚可加入固涩药物。如煨诃子、罂粟壳等。

6.固涩 用久泻属脾肾两虚、证见滑泄不禁属虚寒泄泻。在温补脾肾的基础上,佐以固涩之法,用药如煨诃子、煨木香、罂粟壳(蜜炙)、赤石脂、石榴皮、椿根白皮等,适当选用。但属实证、或虚实挟杂证,均不宜早用固涩。造成闭门留寇之弊。

(三)常见证治

1.暴泻

(1)寒湿泄泻:

证候:泻下水粪相杂,色青,或稀薄如鹜溏,腹痛肠鸣,泻前腹中绞痛,便后则减,粪便无明显臭味,口淡不渴,舌淡苔白,脉沉紧或沉滑。

治法:温中散寒,袪湿止泻。

方例:胃苓汤加减。

(2)湿热泄泻:

证候:泻下热臭,粪色黄褐粘秽,肛门灼热,腹痛则泻,泻下急迫,或初起势如水注,继之粘秽如酱,腹痛拒按,心烦口渴;小便短赤,甚或发热,舌苔黄而厚腻,脉滑数。

治法:清热利湿,调中止泻。

方例:葛根芩连汤加减。

(3)暑湿泄泻:

证候:泻下秽浊,甚或水泻如注,腹痛肠鸣,阵阵增剧,胸闷腹胀,恶心欲吐。或身热,汗出,面垢,舌红或尖边红,苔黄腻,脉浮数或弦滑。

治法:清热解毒,调中止泻。

方例:四味香薷饮加减。

(4)伤食泄泻:

证候:泻下粘滞腐臭,甚者臭如败卵,腹痛即泻泻后痛缓,腹胀闷不减,多嗳气,矢气,舌苔白腻或垢浊,脉滑或沉弦。

治法:消积导滞,和中止泻。

方例:保和丸合枳实导滞丸。

2.久泻

(1)肝郁脾虚:

证候:便下溏薄,色黄白,时作时止,或时有便意,或食后少顷即泻,腹胀痛或攻痛,伴有胸胁痞满,嗳气少食,矢气频作,苔薄白,脉弦。

治法:疏肝扶脾。

方例: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。

(2)脾虚泄泻:

证候:大便次数增多,时溏时泻,一般溏多于泻,早晨、食后、劳累后易泻,或食油腻后便次明显增多,便前常微有腹痛,或隐隐不已,伴有纳呆食少,面色萎黄,精神倦怠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缓,或细弱。

治法:健脾益气,化湿止泻。

方例:参苓白术散加减。

(3)肾虚泄泻:

证候:腹痛肠鸣,便意急迫,泻后痛止。其泻多发生晨起,平时腹中不温,或大便不调,并有身倦神疲,形寒,手足不温,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

治法:温阳补肾,益气健脾。

方例:四神丸加味。

(四)临证权变

无湿不作泻。故健脾利湿是治疗本病主法。如湿浊阻遏偏于上焦,兼有呕噁不能食者,则以芳香化浊为宜;湿阻中焦,则应苦寒燥湿;湿盛下焦,水泻不止者,以利湿为主;久则可加肉蔻、诃子等收敛止泻。

在临床上,湿邪常兼夹它邪合而为患。如有寒湿者,当以温化;兼湿有热壅滞肠道者,权当清热燥湿,坚阴止利;若湿热相搏,膀胱气化不利者,以清热利湿为主,使湿热从小便而去。若能识证应变,获效并不甚难。

如果治不得法,泄泻不止,最易造成竭阴亡阳气脱之变。当急以参附汤、生脉散等回阳固脱,益气生津敛阴之剂。此外,失治误治,伤及肠胃者,常可由实转虚,造成下利清谷、久泻不止,甚或由脾及肾,造成下元不固,滑脱不禁。则当以温补脾肾,补火生土,固本为要,如四逆汤、实脾饮、赤石脂禹余粮丸等剂势在必行。若久利脱肛,中气下陷者,补中益气汤、举元煎运用得当,也可使病情有向癒之机。否则,一败不起者,亦在所难免,务当慎之。

〔调护〕

泄泻属脾胃运化失常。故饮食宜清淡,以容易消化,少渣、少油的食物为主。忌食煎炒炙煿肥甘厚味。

暴泻耗伤胃气者,可给予淡盐汤、饭汤、米粥以养胃气。虚寒泄泻,亦可予淡姜汤饮之,以调和胃气,温振脾阳。

〔应用例案〕

例一、张××,男,52岁,1963年6月18日初诊。半个月来,大便稀,每日4〜5次,无腹痛,饮食不佳,睡眠一般,阴雨无关节痛。脉缓有力,舌淡苔白腻。属饮食不适,兼过度疲劳,以致脾湿不化。治宜调和脾胃,通阳利湿。处方:

炒苍术4.5克 厚朴3克 陈皮4.5克 炙甘草1.5克 藿香梗6克 大腹皮4.5克 白豆蔻4.5克 茵陈6克 扁豆皮6克 炒麦芽6克 神曲6克 三剂。

每剂二煎,共取200毫升,早晚分服。

复诊:服药后大便已正常,但久坐则少腹胀较著,矢气后减轻。脉沉细微弦,舌正无苔。由中虚湿滞,治宜益气和中、疏利清热。

生白术4.5克 茯苓9克 泽泻9克 厚朴4.5克 大腹皮4.5克 木香2.1克 陈皮4.5克 白通草3克 藿香梗4.5克 茵陈6克 四剂

隔日一剂,煎服法同前。(摘自《蒲辅周医疗经验》)

按:为脾湿腹泻,原按为主要由饮食不节,劳逸不当,以致脾失健运,肠胃不和,影响水谷的消化吸收,湿邪停滞,传导功能失常,而大便泄泻。治以除湿健脾,调肠胃,症状消失,此案为脾虚湿盛,初诊重在治湿,故三剂而泻止,再诊时湿减而中虚较明显,故改用白术、茯苓增强健脾之效而获愈。

例二、裴佐,五更泄泻,延经数月,泻后粪门坠胀,纳谷衰少,形瘦色萎,舌无苔,脉细濡。命火式微,不能生土,脾乏健运,清气下陷,拟补中益气合四神丸加减,益气扶土,而助少火。

潞党参9克 炙黄芪9克 炒于术6克 陈皮3克 炒补骨脂4.5克 益智仁4.5克 淡吴萸1.5克 肉果3克 炒姜炭2.4克 桂附地黄丸9克 吞服。(摘自《丁甘仁医案》)

按:为素本脾肾阳虚,五更泄案。因命火式微,不能生土,脾乏健运,故纳谷衰少,气血生化之源不足,故形瘦色萎,脾肾阳衰不能升提,故便后粪门坠胀,此坠胀不同于里急后重,为清气下陷所致,故用温肾健脾,益气升清,双补脾肾之法,用四神丸、补中益气汤与桂附地黄丸加减治愈。

例三、乔××,男,44岁,干部。1964年7月24日初诊。本月13日起腹泻,粪便稀薄如水样。当天晚上即泻七、八次,次曰腹泻仍多。大便培养三次均阴性。经中、西药以及针灸等治疗,腹泻减而未除。昨晚次数又多,食后即泻,腹不痛,无后重感、肠鸣漉漉,渴喜热饮,神疲乏力。舌质红,根剥,苔溥腻,脉濡滑。脾胃不和,肠热未清,湿浊留恋,治拟和中化湿,调气清肠之法。

藿佩梗各9克 炒扁豆9克 炒白术9克 木香4.5克 陈皮6克 炙甘草2.4克 焦楂曲各9克 藓荷叶1角 香连丸4.5克,分二次吞服

二诊:7月31日,服上方二帖后腹泻渐减,近两天腹泻已止。但后半夜肠鸣,至黎明时始消失,胃纳尚好。舌质红、根剥,脉濡小。再与健脾和中。

炒白术9克 炒党参9克 炙甘草3克 木香4.5克 陈皮4.5克 焦查曲各9克 藿梗9克 荷叶1角 七剂(摘自《黄文东医案》)

按:为暑湿腹泄案。经治疗后,泻仍未止。诊为脾胃不健,湿浊留恋致泻,食后即泻,腹不痛为湿滞脾不健运,言无后重感为泄泻非痢疾,肠鸣漉漉为湿盛与滞气相搏,故用藿香、佩兰、荷叶、香连丸之类,芳香化湿而清肠热;配合扁豆、白术、木香、陈皮、甘草、焦山楂、神曲等以健脾和中而化湿滞。渴喜热饮,舌质红、根剥,为阴液亏耗之象,神疲乏力是脾气虚弱,但不宜用滋润药。俟泻止能进食,则阴液自能渐渐恢复。

〔简便验方〕

1.木棉花干品15〜30克。

上药用砂罐加水500毫升,煎至100毫升,连煎3次,混合后分3次服。忌食油腻甜食。

资料来源:《攀枝花医药》1981.1.

2.防风15克。每天煎服1次,连服20天。适用于慢性泄泻。

资料来源:《浙江中医杂志》1980.8.

3.茜草根90克。炒炭研细末,加等量红糖。成人每次9克,每日3次,饭前服,1周为1疗程。

资料来源:《江苏医药》1976.6.

4.红药子20克,土茯苓20克,丁香蓼25克,鱼腥草20克,马鞭草15克。

水煎服,每日一剂或两剂。有外感者加紫苏20克、葛根10克;饮食不节者加大腹皮10克、川朴10克;脾湿过盛加扁豆20克、薏米20克;脾阳不振,久泄而引起全身浮肿者加肉桂、香附、干姜,去土茯苓。脾阴不足者可加乌梅、草石斛等;若为儿童泄之如绿鸭粪者宜重用鱼腥草、马鞭草;带血者加地锦,即“奶子草”;腹痛重者加米壳。

本方适用于急性胃肠炎,对于消化不良、胃肠型感冒等肠胃病,也颇有效果。

资料来源:《千家妙方》战士出版社1982.7.

5.鲜桃树叶100克,加水300毫升,煮至100毫升,每次服50毫升,1日2次。适用于霉菌性肠炎。

资料来源:《湖北中医杂志》1982.3.

〔文献摘录〕

《景岳全书》:“泄泻之本,无不由于脾胃,盖胃为水谷之海,而脾主运化,使脾健胃和,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,以行营卫。若饮食失节,起居不时,以致脾胃受伤,则水反为湿,谷反为滞,精华之气,不能输化,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。”

《古今医鉴》:“夫泄泻者,注下之症也,盖大肠为传送之官,脾胃水谷之海,或为饮食生冷所伤,或为暑湿风寒之所感,脾胃停滞以致阑门清浊不分,发注于下,而为泄泻也。”

《景岳全书•泄泻》:“泄泻之本,无不由于脾胃”。“泄泻之因,惟水火土三气为最”。“凡泄泻之病,多由水谷不分,故以利水为上策”。

《医学三字经》:“湿气胜,五泻成(濡泄、飧泄、溏泄、鹜泄、滑泄),胃苓散,厥功宏。湿而冷,萸附行;湿而热,芩连呈;湿挟积,曲楂迎;虚兼湿,参附苓。脾肾泻,近天明,四神服,勿纷更”。

《谦斋医学讲稿》:“腹泻的原因不一,从本质分析不外二类:虚证属于内伤,浅者在脾,深者及肾;实证属于病邪,以湿为主,结合寒邪和热邪以及食滞等。根据病因病机,分别使用化湿、分利、疏散、泄热、消导、调气等多系泻法;健脾、温肾、益气、升提、固涩等多系补法。泻法中可以用补法、补法中也能兼用泻法,同时与其他治法互相结合,均须分清主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