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吐血

吐血

吐血是指血不归经,自口吐出或呕出为主证的病证。临床所见,常夹有食物残渣,并伴有脘腹满闷或疼痛的症状。

病因病机

吐血属胃的病变。胃为水谷之海,多气多血之经,若外邪犯胃或胃本虚弱,均可使胃络损伤,亦可因他脏影响,伤及胃络而致吐血。其病因病机如下:

1.外邪侵袭,热伤营卫 感受温热之邪,或风寒化热入里,热伤营血,使气血沸腾,血随胃气上逆而吐血。

2.饮食所伤,热结于胃 由于平素嗜食辛辣炙煿之品,而致燥热蕴结于胃,胃火内炽,扰动血络而外溢,或因嗜食肥甘,饮酒过多,以致湿热郁结于胃,胃气失和。湿热久郁化火,灼伤胃络,血随胃气上逆而吐血。

3.情志内伤,肝火犯胃 郁怒伤肝,或情志抑郁,肝气郁结,郁而化火,肝火犯胃,损伤胃络,迫血上行;或素有胃热,复因肝火扰动,气逆血奔而上行以致吐血。

4.劳倦久病,脾虚气弱 劳倦过度,损伤脾胃,或久病脾虚,脾气虚弱则不能统血,血液外溢,上逆而吐血。或脾胃虚,复因饮冷,以致寒郁中宫,脾胃虚寒,不能摄血,血上溢而致吐血。

此外若因气滞血瘀,或久病入络,瘀血内阻于胃,致血不循经,亦可发生吐血。

辨证论治

(一)辨证要领

吐血出之于胃,但往往由于他脏的影响,导致胃络受损,引起吐血。其致病之因,不外乎热盛伤营,火邪迫血,虚不摄血,胃络瘀滞等。此外有因外伤史而吐血的,应从外伤治疗。吐血一般属实者多,若吐血量多、或反复发作、日久不止,每易由实转虚。

1.辨虚实 吐血分别虚实,实证多属热与火,即胃热与肝火之分别:胃热盛者,烦躁不安,面赤口干,大便秘,小便赤,吐血如涌而势急:肝火犯胃者,胸满胁痛,急躁易怒,目赤口苦,火迫血从胃溢而吐血。虚证者、吐血日久不止,或时轻时重,症见四肢倦怠,全身乏力等表现。此外有由实证而转为虚证,亦有虚证不愈,更兼食滞、血瘀者,则为虚中挟实之证。

2.辨血色 吐血从吐出血的色加以辨别,就可以分清虚实、血热、血瘀等不同证治,如有火热的证候,热伤胃络,吐出血较为鲜红,血量多,如瘀血留积,吐血时轻时重,血色紫黯或瘀黑,如病久正虚,伴有虚寒证状的血色淡紫,前者属实,后者属虚。

吐血与咳血不同,咳血前常有喉痒,胸闷等证,其血必经气道咳嗽而出,痰血相兼,或痰中带血,血色鲜红,间夹泡沫,可资鉴别。

(二)论治要点

吐血一证,病情较急,尤其是出血多者,往往危及生命。所以治疗措施应分清实证与虚证,实证宜清热泻火、凉血止血,胃热盛者清泻胃火,肝火盛者,清泻肝火,虚证宜滋阴养血,补气摄血,虚实相挟杂者,当以补泻兼顾治之。

1.清热凉血 此法清泄胃热,凉血止血。胃热炽盛者,常用大黄一味煎汤或研末服,功能推陈致新,降火止血,又无留瘀之弊。亦可加用黄芩、黄连、茜草、侧柏、大小蓟等共有凉血止血之效。肝火犯胃者,加龙胆草、生地、黄芩、川楝子、旱莲草、丹皮、山枙、生赭石等,以清肝降逆。

2.滋阴凉血 如吐血因阴虚火旺,火盛迫血外溢,吐血较急,心烦不宁,口干唇燥等证,常用犀角粉(另冲)、生地、丹皮、白芍、茜根、黄芩、侧柏叶、藕节、三七粉等。此法常加牛膝以导热下行、加党参以益气,加阿胶以止血。

3.益气摄血 此法治疗心脾两虚,胃气受损以致气不摄血者。益气药常用党参、黄芪、白术、甘草,加用当归以生血,龙眼肉、酸枣仁、远志以补血养心,稍佐木香,使其补而不滞。若确属虚寒证者,可加炮姜炭以温阳止血,寒甚者加制附子以振脾阳,灶心土以止血。若吐血量多,出现面色青白,心慌气短,汗出肢冷、舌淡脉细者为气随血脱之危重证候,当急用独参汤益气固脱,或参附汤益气回阳固脱,加三七粉,阿胶以止血。

另外,吐血证初起多见热证,应用寒凉药物当中病即止,不可过用,免留瘀;久病失血者,多有瘀证,止血勿忘化瘀;因寒而吐血者,补气或助阳宜仔细斟酌,以免过用温阳,更加迫血妄行。

(三)常见证治

(1)胃热壅盛:

证候:胃脘胀满,甚则作痛,吐血色红或紫黯,常夹有食物残渣,口臭,便秘或大便色黑,舌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

治法:清胃泻火,化瘀止血。

方例: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。

(2)肝火犯胃:

证候:吐血色红或紫黯,口苦胁痛,心烦易怒,寐少梦多,舌质红绛,脉弦数。

治法:泻肝清胃,凉血止血。

方例:龙胆泻肝汤加减。

(3)气不摄血:

证候:吐血缠绵不止,时轻时重,血色暗淡,神疲乏力,心悸气短,面色苍白,舌质淡,脉细弱。

治法:健脾益气,摄血。

方例:归脾汤加减。

(四)临证权变

古人治疗吐血有三诀:宜行血,不宜止血;宜补肝不宜伐肝;宜降气不宜降火。因为行血能使血循经行,不致积瘀,故宜行血;伐肝则损伤肝体,肝体伤而血不藏,故宜补肝;气有余便是火,气降则火降,故降气则火降。

此外治疗吐血,可分四个阶段,即止血、消瘀、宁血、补虚。急则先治标止血,以防气随血脱;继而祛其离经未出之血,以防积瘀;再则安定气血,以防复发;然后用补血以固其本。

关于用化瘀之药,若有积瘀而不化,则血不循经,势必出血不止。化瘀当理气为先,气行则血行;但用化瘀之法,必须详审病机,不可过之。

吐血用辛温药物,当脾虚不能统血时,用归脾汤、补中益气汤等,均有益气摄血之效,在因失血而致虚寒者,方中每加辛温之药以振奋阳气,如黄土汤之附子,理冲汤之炮姜等,确属虚寒者可用,必须明辨病机.

调护

有吐血史者,平时忌酒忌烟,以及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。当吐血发生时,应使病人情绪安定,卧床休息。大吐血时宜禁食。血止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,应少吃多餐,以防伤络出血。饮食不宜过热,以免血热妄行,吐血不止。

应用例案

例一、郑××,男,32岁,干部。1980年9月5日初诊。胃脘时发疼痛已三年,偶有泛酸,曾钡透发现胃小弯及十二指肠球部复合溃疡。平日好酒,中午又食油饼两块,食后心下有灼热感。午后三时作呕,先吐食物残渣,后为鲜血,约100毫升,家人急与童便一碗,百草霜约20克,又延医注射止血剂,但仍未能止血,二小时内又连吐两次,共约500毫升。诊时,患者面色潮红,尚能自诉。已二日未下大便。测体温37.6°C,舌尖边红绛,中黄苔甚厚,脉滑数,右手尤甚。此为素体阳盛,因嗜酒及食炙煿之品,以致胃火鸱张,迫血妄行,急予清胃泻火止血。处方:酒炒大黄 生大黄各8克 炒黄芩10克 甘草6克 十灰散30克。

头二煎各送服十灰散15克,二小时内服完遂觉心下灼热减退,血未再吐,惟感脐部作痛。家人以其病情稍安,未送医院。翌日二诊,以大便未通,脐部作痛,再以前方加枳壳8克,木香6克,麻仁15克,续进。当晚下大便较多,末尾畅通,仍为黑色,腹痛渐除絳舌亦褪淡,脉转缓和。遂转以四君子汤加黄芩、白芍、木香、侧柏凋理。9日大便潜血转阴。仍服上方剂,后遂无恙。(孔庆洛:溃疡病吐血治验及粗浅体会,《江西中医药》,1983,〈4〉:37,)

:本例素体阳热,再加嗜食酒及炙煿之品,蓄积既深,遂致胃火鸱张,迫血逆行于上。此时泻火降逆实为急务。《金匮要略》大黄甘草汤原治食已即吐,作者用以治疗本证,一以寒凉折其炎上之火,二以大黄有止血祛瘀之功,再配以黄芩、十灰散,故能迅速止血。

例二、林××,女,48岁,社员,1976年11月3日午夜出诊。

患者多年心窝部嘈杂、钝痛、吐酸史。每入冬季,手足不温,冷涎特多。钡透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。今晨起早餐(稀饭)时,突感一阵寒噤欲呕,随即吐出暗黑色血块及血液、胃容物约一中碗,并晕倒地上。测体温36°C(中略),舌淡胖苔薄而润,脉虚缓近迟。处方:

制附片炭6克 炮姜炭8克 当归10克 炙草5克 棕毛炭10克

以水一碗,浓煎至半碗,缓缓服下,20分钟后又进煎。二时许,手足转温,额有微汗,频频矢气,自诉心下较舒,遂安静入睡。四日仍以前方续进一剂。五日病家来院换方,据云一日夜均未再吐血,心下堵塞及嘈杂大减,但仍头晕神疲气短,懒言,三餐已能进食米汤一小碗。中阳既复,阳络得补,因去附子,减炮姜炭至5克,加炙黄芪20克,田七3克,大枣五枚,藉以益气化瘀,嘱服三剂再议。但病人尽剂后,因能起床进食,未再服药,(下略)。(孔庆洛:溃疡病呕血吐血治验及粗浅体会,《江西中医药》,1983〈4〉:36)

:本例为寒凝于内,胃失温煦,阳络受损,故血溢于外,因以辛热温阳散寒,阳气复苏则胃络得补,血循常道。但用辛热之药,必须证脉合参,血止则减。

例三、董元宰少妾吐血蒸嗽,先用清火,继用补中俱不效。诊脉之两尺沉实,曰少腹按之必痛,询之果然。此弩蓄血,经年不行,乃为蒸热,热甚而吐血,阴伤之甚也。乃与四物汤加郁金桃仁穿山甲,大黄少许。下黑血升余,少腹痛仍在,更以前药加大黄三钱,煎服又下黑血块,及如桃胶蚬肉者三四升,腹痛乃止。虚倦异常,与独参汤饮之。三日而血减六七,服十全大补汤,百余日而痊。(《续名医类案•吐血》)

:吐血蒸嗽多见于阴虚,而亦可因蓄血在内引起,血蓄下焦则少腹按之必痛。故以四物汤加郁金、桃仁、穿山甲、大黄补血活血,攻下蓄血。但该患病久体虚,下后亦出现脾虚,后以独参汤、十金大补汤善后。

例四、冯思才内年五旬,偶因外事忤意,怒火激血上越,日吐数盆,脉洪缓,投以逍遥散去术加黄连山栀丹皮,四剂而愈。(《续名医类案•吐血》)

:此例吐血为肝火所致。治以逍遥散加减,加黄连,山栀、丹皮泻火凉血,去白术恐其补气助火。

简便验方

1.血余炭。每次服3〜9克,用鲜莲藕汁20〜40亳升混和后口服,日服3次。

资料来源:《新中医》1972.5.

2.鸡冠花30克,红糖15克。水煎服。

资料来源:《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》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.10.

3.童便。加矫味剂后,1日2次,每次100亳升。

资料来源:《四川中草药通讯》1972.2.

4.鲜大蓟500克。

捣烂,用白布包好,榨取药汁(如无鲜者,可用干者30克,研成细末代)。加白糖适量,冷开水送服。轻者一剂,重者数剂。孕妇忌用。

资料来源:《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》人民卫生出版社1971.3.

文献摘录

《素问•至真要大论》:“太阳司天:寒淫所胜,……血变于中,……民病厥心痛,呕血,血泄,鼽衄。”

《先醒斋医学广笔记•吐血》:吐血三要法,宜行血不宜止血,血不行经络者,气逆上壅也,行血则血循经络,不止自止,止之则血凝,血凝则发热恶食,病日痼矣;宜补肝不宜伐肝,经曰:五脏者,藏精气而不泻者也。肝为将军之官,主藏血,吐血者肝失其职也,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,伐之则肝虚不能藏血,血愈不止矣;宜降气不宜降火,气有余便是火,气降即火降,火降则气不上升,血随气行无溢出上窍之患矣,降火必用寒凉之剂,反伤胃气,胃气伤则脾不统血,血愈不能归经矣。”

《血证论•吐血》:“凡人吐痰吐食,皆胃之咎,血虽非胃所主,然同是吐证,安得不责之于胃!况血之归宿,在于血海,冲为血海,其脉丽于阳明,未有冲气不逆上,而血逆上者也,……阳明之气,下行为顺,今乃逆吐,失其下行之令,急调其胃,使气顺吐止,则血不致奔脱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