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(七 )人体气血盛衰与日月相应

(七)人体气血盛衰与日月相应

是故天温日明,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,故血易泻,气易行(1);天寒日阴,故人血凝泣而卫气沉(2)。月始生,则血气始精,卫气始行(3);月郭满,则血气实,肌肉坚(4);月郭空,则肌肉减,经络虚,卫气去,形独居(5)。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。是以天寒无刺,天温无疑。月生无泻,月满无补,月郭空无治,是谓得时而调之(6)

《素问•八正神明论》

讲解

本文论述人体气血盛衰与天日阴晴,月相盈亏的相应关系,从而提出了“因天时而调血气”的针刺原则。

(1)“淖液”为“淖泽”之误,有濡润的意思。杨上善注:“天温血气淖泽。”与下文“凝泣”相对应。人体气血的活动必须适应自然变化,才能与外在环境保持相对平衡,所以当天气温和,日光明亮的时候,由于阳气较盛,人体血液濡润流畅,故而卫气浮行于表,因此血易泻,气易行。

(2)“泣”当作沍,闭塞也。俞樾云:“字书泣字并无此义。泣疑沍字之误。”血和气具有喜温恶寒的特性,当天气寒冷,日光阴暗的时候,由于阴气较盛,故血液凝滞不畅而卫气沉伏于里。这是人体阳气适应外在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反应。

(3)“精”,正也,有流利的意思。杨上善:“月初血气随新生,故曰精,但卫气常行,而言始行者,亦随月生,称曰始行也。”《内经》认为月相变化对人体气血活动有一定影响,随着月相的盈亏变化,血气、肌肉、经络都有明显反应。月亮初生的时候,则气血运行流利,卫气畅行。

(4)“郭”,《释文》“郭,本作廓”。“月廓”即月亮轮廓。当月亮圆满的时候,人体气血充盛,肌肉坚实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张介宾说:“月属阴、水之精也,故潮汐之消长应月,人之形体属阴,血脉属水,故其虚实浮沉,亦应于月。”

(5)“月郭空”,即月亮轮廓亏缺。当月朔无光的时候,人体肌肉消减,经络空虚,卫气沉伏,形体独在。说明体表的气血衰少,不能充分发挥作用。月亮能引起海潮的涨落,古人早有见地,并推论到人体,如东汉王充说:“涛之起也,随月盛衰、大小,满损不齐同”。又说:“夫地之有百川也,犹人之有血脉也,血脉流行,泛扬动静,自有节度。百川亦然,其潮汐往来,犹人之呼吸气出入也。”(《论衡•书虚篇》)《内经》不仅认识到月亮是引起潮汐的主要原因,并确认不同的月相,所引起人体气血活动的变化也是不相同的。

(6)“因天时而调气血”,即根据天时变化调理血气,这是《内经》提出的一项重要针刺治疗原则。具体来讲,就是天气寒冷,不宜针刺,天气温和,行针不必疑虑。如杨上善注:“天温血气淖泽,故可刺之,不须疑也。”这是根据天气变化提出的针刺原则。月相变化时的针刺原则又是怎样呢?月初生时,不宜用泻法,月正圆时,不宜用补法,月无光时,不宜进行针刺,这就是根据月相变化调理气血的一般原则。其理由何在?杨上善解释说:“月生血气始精微弱,刺之虚,虚故不可泻”,“月满,人气皆盛,刺之实,实则不可补。”月无光时,为什么不宜行针?张介宾说:“月廓空时,血气方弱,正不胜邪,则邪气沉留不去,于此用针,故致阴阳错乱,真邪不辨,而淫邪反起矣。”总的说来。都是根据月相变化和人体气血反应而采取的相应措施,所以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。

人与天地相参也,与日月相应也(1)。故月满则海水西盛,人血气积,肌肉充,皮肤致,毛发坚,腠理郄,烟垢著(2),当是之时,虽遇贼风,其入浅不深(3);至其月郭空,则海水东盛,人气血虚,其卫气去,形独居,肌肉减,皮肤纵,腠理开,毛发残,腠理薄,烟垢落(4),当是之时,遇贼风,则其入深,其病人也卒暴(5)。

《灵枢•岁露》

讲解 〕 本文论述月相盈亏与体表生理变化、发病及病邪传变的相应关系。

(1)“参”,适合的意思。人与天地自然变化息息相关,主要表现为体内生理机能随天地日月的运动所作出的适应性变化。其中卫气的开合、运行,无论何时何地,都要与天地变化,日月运行相适应,尤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条件。

(2)“海水西盛”,谓海水受月亮的影响而出现西海潮涨的现象。“血气积”,指体表的气血偏盛。“郄”同郤,《集韵》,“郤,或作郄”。“郤”俗作却。王冰:“却,闭也。”(见《素问,四时逆从论》王注)“腠理郄”,即腠理闭的意思。“烟垢著”,张介宾注:“烟垢,垢腻如烟也,血实则体肥,故垢腻著于肌肤,表之固也。”上文谓月亮满圆时,海水西盛,体表血气相应旺盛,故肌肉充实,皮肤致密,毛发坚韧,腠理闭合,易生脂垢,这些都是体表组织血气充盛的表现。

(3)“贼风”,泛指六淫病邪。当月满之时,气血盛尽于体表,卫外固密,即或受到外来病邪的侵袭,正气也能抗邪于外,故只能侵犯肌表而不能深入。

(4)“海水东盛”,月亮亏缺时,为什么海水东盛,杨上善解释说:“日为阳也,月为阴也,东海阳也,西海阴也,月有盈亏,海水之身,随月虚实也,月为阴精主水,故月满西海盈也;月空东海盛者,阴衰阳盛也。”现代自然科学认为海面周期性升降的潮汐现象,主要是月球、太阳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所形成的。“皮肤纵”,即皮肤弛缓。“膲”作焦。“膲理”,即肌肤的纹理。张志聪注:“理者,肌肉之纹理,乃三焦通会之处,故曰焦理。”月亮亏缺时,体表血气相应不足,卫气消沉,形体独在,肌肉消减,皮肤弛缓,腠理开泄,毛发摧残,肌肤纹理疏薄,脂垢剥落。这是体表组织血气虚衰的表现。

(5)“卒”,同猝。“卒暴”,即突然的意思。当月亮亏缺时,体表血气减退,肌肤松弛,卫外不固,此时若遇外来病邪的侵袭,邪气就会深入于里,发病也较急骤。这是因为正气虚弱,不能抗邪于外的缘故。

临证意义

人体气血活动与天时变化密切相关,潮水的涨落又直接受月相变化的影响。因此《内经》认为人体血气也同潮水一样受月球的影响,形成有规律的盛衰变化,后世的子午流注针刺疗法,就是在《内经》这一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子午代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阴阳两个对立面,如一天之中的子午两个时辰,一年之中的夏至,冬至两个节气,都是阴阳盛衰变化的转折点。子和冬至,都是阴极转阳,一阳初生,午和夏至,都是阳极转阴,一阴初生。从子到午,或从午到子,随着时间的先后不同,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,也象潮水定期潮落一样。潮水涨落的原因,是由于日月吸力的影响,其中尤以月球的影响为大。在一昼夜中,地球绕太阳自转一周,日月所行的度数,和地球常有背向的不同,向则吸力较大而潮涨,背则吸力较小而潮退。在阴历的朔望两天,日月两种吸力相合,潮最大,上弦和下弦两天,日月两种吸力互消,潮最小。古人掌握了这一规律,从实践中体会到,人体的气血和各部分组织的生理活动,对此有着一定的感应能力和不同的反应,于是指出“因天时而调血气”的针刺原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