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(三)五气致病的特点

(三)五气致病的特点

风胜则动(1),热胜则肿(2),燥胜则干(3)寒胜则浮(4),湿胜则濡泻(5)。

《素问•阴阳应象大论》

〔讲解〕

本文论述风、热、燥、寒、湿五种邪气致病的特点。

(1)“动”,指肢体动摇、震颤、抽搐一类病证。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。风气通于肝,肝主全身之筋膜,主管肌肉、关节运动。风邪伤人,扰动筋脉,可使肢体出现抽搐、震颤,挛急等动摇和游走不定的症状。临床遇到这类病证,首先应考虑到风邪为病,以及与肝的关系。

(2)“肿”,指红肿或痈肿。热邪致病具有令人肿痛的特点,热为阳邪,由于阳热内郁,血脉壅滞,可使局部出现红肿疼痛,如咽喉、齿龈、唇目红肿之证。如果热邪郁结成毒,聚于营血,发于肌肤,还会形成痈肿。临床上,对于局部红肿疼痛为特点的病证,一般应考虑到热邪为病。

(3)“干”,指津液干枯。张景岳说:“燥甚者,为津液枯涸,内外干涩之病。”燥邪致病具有表现干燥的特点。燥气太过,则津液耗伤,粘膜肌肤等组织失于濡养,故见口唇舌鼻咽干燥,皮肤燥裂,口渴便秘,干咳咯血等症状。临床上遇到这类情况,应首先考虑燥气为患。

(4)“浮”,虚浮肿胀。张景岳说:“寒胜者,阳气不行,为胀满浮虚之病。”寒为阴邪,伤人阳气,阳气虚,不能化气行水,水湿停留于肌肤,故肢体可见虚浮肿胀。这种情况不仅常见于脾肾阳虚寒甚的患者,亦可由外寒所引起。

(5)“濡泄”,即湿泻。王冰:“湿胜则内攻于脾胃,脾胃受湿,则水谷不分,水谷相和,故大肠传导而注泻也。以湿内盛而泻,故谓之濡泄。”湿性重浊粘滞,最易影响脾气的运化,脾为湿困,运化失职,水谷不分,故见水湿腹泻。由湿邪引起的腹泻,常伴有身重肠鸣、脉缓等症,但以所下多水,腹不痛为其特点,临床上遇到这类情况,应首先考虑湿邪为病。

〔临证意义〕

本文对五气致病的特点进行了高度概括,对临床辨证、探求病因有重要指导意义。但五气致病有内伤、外感之分,外感为六淫之邪所生,内伤由脏气失调而致。尽管两者的临床表现很相似,但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却截然不同。如外风与内风俱可产生动摇不定的症状,外风的病变直接由风邪引起,内风则是由阴虚血少或阳气变动所产生。如张景岳说:“风之为病最多,误治者,在不明其表里耳。盖外风者,八方之所中也,内风者,五脏之本病也。八风(来自八方的风邪)自外而入,必先有恶寒发热,头痛身热等证,显然可察也。五风由内而病,则绝无外证,而忽病如风,其由内伤可知也。然既非外感,而经曰诸暴强直,皆属于风,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,何也?盖肝主风而藏血,血病则无以养筋,筋病掉眩强直,诸变百出,此皆肝木之化,故云皆属于风。”(《景岳全书》),张氏指出对风病的误治,在于不明表里,或将内风误作外风,外风误作内风,这确在临床上经常发生,特别是对外风引动内风的中风病,更是易为人们所忽视而造成误诊。

此外,对寒、湿、燥、热,也应严格区分内外,如张氏又说:“湿之为病,有出于天气者,雨雾之属是也,多伤人脏气;有出于地气者,泥水之属是也,多伤人皮肉筋脉;有由于饮食者,酒酪之属是也,多伤人六腑;有由于汗液者,以大汗沾衣,不皇解换之属是也,多伤人肌腠;有湿从内生者,以水不化气,阴不从阳而然也,悉由乎脾、肾之亏败。……故凡治此者,必当辨表里,察虚实,而必求其本也。”

又如《临证指南医案》所载:“燥为干涩不通之疾,内伤、外感宜分。外感者,由于天时风热过胜,或因深秋偏亢之邪,始必伤人上焦气分,其法以辛凉甘润肺胃为先。喻氏清燥救肺汤,及先生用玉竹、门冬、桑叶、薄荷、梨皮、甘草之类是也。内伤者,乃人之本病,精血下夺而成,或因偏饵燥剂所致,病从下焦阴分先起,其法以纯阴静药,柔养肝肾为宜,大补地黄丸,六味丸之类是也。要知是症,大忌者苦涩,最喜者甘柔,若气分失治,则延及于血;下病失治,则槁乎上,喘咳、痿厥、三消、噎膈之萌,总由此致。大凡津液竭而为患者,必佐辛通之气味,精血竭而为患者,必藉血肉之滋填,在表佐风药而成功,在腑以缓通为要务。”说明外感与内伤所引起的风、湿、燥病,包括寒病、热病在内,在病因、病理治疗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,不能把两者混同起来,造成治疗上的错误。

电子版注:

1、原文“脾胃受湿,则水谷不可,水谷相和”,应为“脾胃受湿,则水谷不分,水谷相和”,电子版已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