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(九)食物精微的输布

(九)食物精微的输布

食气入胃,散精于肝,淫气于筋(1)。食气入胃,浊气归心,淫精于脉,脉气流经,经气归于肺,肺朝百脉,输精于皮毛(2)。毛脉合精,行气于府,府精神明,留于四藏,气归于权衡(3),权衡以平,气口成寸,以决死生(4)

《素问•经脉别论》

〔讲解〕

本文论述食物精微的输布过程,以及脉会寸口的意义。

(1)“食气”,指谷食而言。“淫”,作滋养解。“气”,指谷食之精气。食物入胃,经过胃的腐熟,脾的运化,将其中精微部分,分别输送到心肝两脏。一是输散到肝脏,精微物质首先输送到肝脏贮藏,然后将其中的一部分,通过肝气的疏泄,充养全身筋脉,筋脉得到食物精微的营养,才能使全身肌肉关节运动自如。

(2)“浊气”,指水谷精微中的稠厚部分。“脉气”,指经脉之气。“流经”,指经脉之气沿经脉运行输布。“经气”与“脉气”是同义词。“朝”,朝向,朝会。“百脉”,泛指全身经脉。“肺朝百脉”,指经气由肺通向全身经脉,全身百脉之经气,又都流经于肺。水谷精微中的稠厚部分输布于心,由心输送到血脉,经脉之气沿经运行输布,首先到肺。肺是十二经脉运行始终,食物精微由心入脉,流经肺脏,然后把营养成分,输送到全身各部,直至体表皮毛。

(3)肺主皮毛,心主血脉,肺藏气,心藏血。血无气则不流,气无血则无所依。“毛脉合精”,指由心沿脉布散全身之血与由肺循经脉布散全身之气必须相互配合,才能将食物精微输布全身。“府”,指经脉。《素问•脉要精微论》:“夫脉者,血之府也。”除此,一说府为气海膻中;也有认为是指六府的。“府精”,指经脉中的精气。“神明”,是运动变化正常不乱的意思。“权衡”,即平衡的意思。“留”,“流”通。肺主气,心主血,心肺密切配合,则气血相合,精气行于血脉之中,正常而不乱,然后周流于心、肝、脾、肾四脏,均匀地分布于全身,处于平衡状态。

(4)“气口”,即寸口。气口属于手太阴肺脉的动肺,全身百脉都要朝会于肺,所以内脏气血活动的变化,可以通过经脉的联系反映于寸口,因此,诊寸口脉可以测知脏气的盛衰,判断疾病预后吉凶。结合《素问•五脏别论》对“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”的论述,可以把诊气口脉的原理,归纳为三点,①肺朝百脉,五脏六腑的经气都要会合于肺,而寸口为手太阴肺经的动脉。②肺主一身之气,而肺经之气出入的要道在气口,所以气口可以反映气的盛衰。③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脾胃,脾胃是受纳运化水谷,生化气血的源泉,故五脏之气的盛衰,取决于脾胃,而脾胃之气的盛衰,又可反映于气口。所以诊寸口脉,可以判断病人的生死。,

〔临证意义〕

饮食入胃,其水谷精微,经脾的运化,布散于肝,输布于心,然后才能转输全身各部分。所以临床虚损之证,因脾虚不运所致,抑或非脾虚不运所致者,都可通过补地脾胃,增强脾胃传化功能达到治疗目的。如王三尊《医权初编》说:“凡饮食先入于胃,俟脾胃运化,其精微上输于肺,肺气传布各所当入之脏,浊气下入大小肠,是脾胃为分金炉也。若脾胃有病,或虚或实,一切饮食药饵,皆不运化,安望精微输肺而布各脏耶?是知治病当以脾胃为先。若脾胃他脏兼而有病,舍脾胃而治他脏,无益也。又一切虚症,不问在气在血,在何脏腑,而只专补脾胃。脾胃一强,则饮食自倍,精血日旺,阳生而阴亦长矣。”脾胃虽共同主管饮食物的消化、吸收,但在生理、病理上又各自有它的特点,因此临床上常采取脾胃分治的办法。如《类证治裁》说:“饮食,人所以卫生,而脾胃,实生之本也。胃旺则多食不滞,过时不饥;脾运则分输五脏,荣润四肢。若生冷戕胃,饥饱戕脾,中气先馁,不宜专事消导,宜补中益气汤加茯苓、砂仁。夫中气即脾胃冲和之元气也。然胃气以下行为顺,脾气以健运为能。胃强脾弱,则消谷而便溏;脾强胃弱,则知饥而纳少。故胃阳虚、饱食辄嗳者,宜温通,如橘红、厚朴、益智、枳壳、半夏曲,草蔻、苏子、谷芽;若守补则壅,忌炙草、焦白术、炮姜。脾阳虚、多食不化者,宜香燥,如砂仁、丁香、木香、白术、半夏、神曲、薏苡、橘白,鸡内金;若腻补则滞,忌地黄、萸肉等。脾胃阴虚,不饥不食,口淡无味者,宜清润以养之,如沙参、扁豆、石斛、玉竹、当归、白芍、麻仁、粳米、大麦仁;若消导则耗气劫液,忌枳、朴、楂肉、萝卜子、曲蘖。”说明调治脾胃,也应根据具体病情,进行辨证论治。

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(1),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。水精四布,五经并行(2)。合于四时五藏阴阳,揆度以为常也(3)。

《素问•经脉别论》

〔讲解〕

本文论述水精的输布,并强调水液代谢,必须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。

(1)“游溢”,有流行散布之意。吴邕注:“游,流行也。溢,涌溢也。”水液入胃,其精气浮游涌泄,依靠脾主运化的功能,向上输送到脾。

(2)水精上输于脾,通过脾主运化布散水精的作用,转输上归于肺,首先依靠肺气的宣发作用,使水精四布于周身皮毛,通灌于五脏经脉,即所谓“水精四布,五经并行。”肺朝百脉,水精布散,参与代谢,最终回流到肺的为清中之浊。然后依靠肺气的肃降作用,向下输送到膀胱。再经肾中阳气的蒸化,清浊分离,浊中之清者复归于肺,然后输注全身。浊中之浊者变为尿液,排出体外。所以水液的输布虽然是一个几乎所有脏腑都参与的复杂过程,但与肺、脾、肾三脏的关系尤为密切。

(3)“揆度”,度量的意思。《内经》认为,只有五脏功能活动能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,作出适当的调节,才能保持水液代谢的正常,维持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。例如天热或活动量大时,则汗多而小便少,天冷或活动量小时,则汗少而小便多,就是随四时寒暑的变迁,五脏作出适当的调节,通过水液代谢,来维持体内阴阳平衡的明显例子。

〔临证意义〕

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,通过脾气的运化,肺气的宣降,肾与三焦、膀胱的气化作用,津液得以在体内进行正常的输布,排泄,并滋养、润泽全身各个组织器官,以维持其正常生理活动。若津液不足或耗损过多,就会出现一系列伤津脱液的病变;若津液输布失常,排泄障碍,就会引起痰饮、水肿等病证的产生。如《类证治裁》说:“痰饮皆津液所化,痰浊饮清,痰因于火,饮因于湿也。痰生于脾,湿胜则精微不运,从而凝结,或壅肺窍,或流经隧。饮聚于胃,寒留则水液不行,从而泛滥,或停心下,或渍肠间,此由脾胃水湿阴凝,必阳气健运,则浊阴下降,如烈曰当空,则烟云消散,宜以理脾逐湿为治者也。若夫肾阳虚,火不制水,水泛为痰,为饮逆上攻,故清而澈,治宜通阳泄湿,忌用腻品助阴(如四物,六味等汤);肾阴虚,火必烁金,火结为痰,为痰火上升,故稠而浊,治宜滋阴清润,忌用温品助燥(如二陈、六君子等汤);治法所必辨。夫清澈为饮,稠浊为痰。饮惟停蓄肠胃,而痰则随气升降,遍身皆到;在肺则咳,在胃则呕,在心则悸,在头则眩,在背则冷,在胸则痞,在胁则胀,在肠则泻,在经络则肿,在四肢则痹,变幻百端,昔人所谓怪病多属痰,暴病多属火也。然又谓见痰休治痰,以治必探本,恐专事消涤,重虚其胃气,反滋膨胀耳。”林氏在此将痰和饮的主要病机、病证及治法都作了明确而扼要的论述,并皆责之于津液输布的异常,颇合《内经》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