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(二)证 候

(二)证候

伤寒一日,巨阳受之,故头项痛腰脊强。

​《素问•热论》

[讲解]

本文论述太阳证。

人身经络,三阳为表,三阴为里。太阳为六经之长,统摄阳分,主一身之表,故为人身之藩蓠。邪气入侵机体,必首先犯于皮毛,太阳首当其冲。太阳之脉上入巅,下项行腰脊。风寒外束,太阳经脉运行受阻,营卫不和,经气不利,故见头项痛,腰脊牵强不舒等症。这里的一日,与下文二日、三日、四日、五日、六日都是指热病传变的次序和发展的阶段,不能理解为具体日数。故“伤寒一日”当活看,这里主要指外感寒邪,疾病初起的阶段。


二曰阳明受之,阳明主肉,其脉侠鼻络于目,故身热目疼而鼻干,不得卧也。

​《素问•热论》

[讲解]

本文论述阳明证。

阳明为二阳,故邪在太阳不解,传入阳明。阳明主肌肉,为多气多血之经,故邪入阳明,正邪相争剧烈,身热尤甚。张仲景据此认为,病邪侵袭阳明,多从燥化,故谓“胃家实”,以胃肠燥热实为其特点。身热是阳明病证的主要症状,《内经》在六经病症中唯独提到阳明病有身热一症,从而突出了阳明病的这一特点。如张景岳说:“伤寒多发热,而独此云身热者,盖阳明主肌肉,身热尤甚也。”阳明之脉挟鼻而络于目,邪在阳明,上干目鼻,则鼻干而目疼。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,邪热在胃,上扰神明,故不得卧。


三日少阳受之,少阳主胆,其脉循胁络于耳,故胸胁痛而耳聋。

​《素问•热论》

[讲解]

本文论述少阳证。

少阳为一阳,居阳明之次,邪在阳明不解,可传入少阳,故曰“伤寒三日,少阳受之”。少阳胆经起于目锐䀝,绕耳前后,至肩下循胁里络肝属胆。少阳主枢。所以邪热传入少阳经,少阳枢机不利,可见胸胁疼痛。邪犯少阳,热邪循经上壅于耳,故耳聋。若胆汁上泛,还可见口苦呕汁等症。

关于“少阳主胆,”按《新校正》据全元起本“胆”当作“骨”,既与上文“阳明主肉”文理相符,又有《灵枢•经脉》“胆主骨所生病者”为其证。但这里也可从少阳主胆加以理解。

少阳为三阳之枢,可转出三阳经,又可输入三阴经。若正气胜,邪气可通过少阳之枢,转出三阳,由里出表。若邪盛正衰,邪气可由少阳之枢,输入三阴,由表入里。所以邪至少阳为三阳经的最后阶段。


四日太阴受之,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,故腹满而嗌干。

​《素问•热论》

[讲解]

本文论述太阴证。

“嗌”,即咽。太阴为至阴。三阳为表,病邪若在表不解,则能由表入里,由阳入阴,传于三阴。太阴为三阴之始,故传里之邪,先入太阴。邪在太阴,说明邪已入脏,病势由轻转重,是为病进。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之端,上膝股入腹,属脾络胃,上挟咽连舌本,散舌下。脾主运化,为胃行其津液。故邪在太阴而脾病,运化失司,不能升清降浊,故腹满。脾气健运,运输津液,上济咽喉,故咽喉通利。若脾土受邪为病,津液不能上承,则咽喉干燥。正如《素问•阴阳类论》说:“喉咽干燥,病在土脾。”


五日少阴受之,少阴脉贯肾络于肺,系舌本,故口燥舌干而渴。

​《素问•热论》

[讲解]

本文论述少阴证。

少阴为二阴,居太阴之次,故邪在太阴不解,传入少阴。足少阴肾脉,起于足小趾之下,斜趋足心,循内踝上股,贯脊属肾,上贯肝膈,入肺中,循喉咙,挟舌本。肾藏精,主水。故邪热入侵少阴,耗伤肾阴,致水不上济于口舌,故见口燥咽干而渴。如张景岳注:“肾经属水,而邪热涸之,故口舌为之干渴。”说明病邪传入少阴,阴精最易受伤,应当时时固护阴精,治疗也应以救阴为要。正如吴鞠通说:“温病深下焦劫阴,必以救阴为急务。”又说:“凡热病久入下焦,消烁真阴,必以复阴为主。”


六日厥阴受之,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,故烦满而囊缩。

​《素问•热论》

[讲解]

本文论述厥阴证。

“满”,通懑。有烦闷的意思。“囊缩”,主要指阴囊与睾丸上缩。又据《伤寒撮要》说:“女子亦有囊缩可辨,但其乳头缩者即是也。”《医学入门》说,“在女子则阴户急痛引少腹。”验之临床,囊缩一症,不仅指男子为病,女子也可为病,如女子外阴内缩,或阴户急痛引少腹等。厥阴为一阴,居少阴之次,故少阴病邪不解,最后传至厥阴。厥阴肝脉循阴股,过阴器,抵少腹,上贯膈布胁肋。肝性喜条达,主疏泄。邪入厥阴而肝病,疏泄失司,故烦闷。肝主筋,宗筋聚于前阴,且肝脉过阴器。若邪热入于厥阴,血为热灼,不能濡养筋脉,则拘急收引,故见囊缩等症。


[临证意义]

《内经》关于伤寒的概念、病因病机、预后、护理以及病邪传变、三阴三阳的主要症状的论述,为后世外感热病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,至今对中医临床实践仍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。

关于伤寒的概念问题,《内经》所说的伤寒,包括了广义与狭义二种。广义伤寒,即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,故经云:“今夫热病者,皆伤寒之类也。”《内经》还论述了外感风寒邪气后所致的一些病症,这就是狭义伤寒,如“人之伤于寒,则为病热”之类。仲景沿袭《内经》思想,其《伤寒论》一书以伤寒命名,其涵义也有广义狭义之分。《伤寒论》是讨论广义伤寒的,以六淫为病因。但从篇幅来看,仍以讨论狭义伤寒所引起的病变较多。《内经》以“寒盛生热”为例,指出邪从热化,发为热病的机理,后世刘完素依此提出“六气皆从火化”的论点认为风、燥、寒、湿诸气为病,在病理过程中,大多能化热或与火热相兼同化。这就为外感热病,病因为六淫邪气,而见火热病证提供了依据。因此在临床上要注意,虽外感疾病初起,所感受的邪气是风、寒、燥、湿诸气,但在病理过程当中,有化热或与火热兼化的可能。

关于六经分证,《内经》论述了三阴三阳六经病证的主要症状,这是《内经》讨论热病的重要提纲之一。《内经》关于六经分证中的某些症状和治法的论述,为《伤寒论》六经证治立论处方提供了理论依据。如太阳在表,为诸阳主气,外感风寒,太阳首当其冲,寒邪束表,卫气不得泄越,故见恶寒无汗、发热。经输不利,故头项痛,腰脊强。与《伤寒论》第1条:“太阳之为病,脉浮,头项强痛而恶寒。”35条:“太阳病,头痛发热,身疼腰痛,骨节疼痛,恶风。”所论病症,十分相似。《内经》认为,“当是之时,汗而发之”;而《伤寒论》则有麻黄汤以发汗解表。再如《内经》论阳明病,身热尤甚,而《伤寒论》阳明病经腑证,有白虎之大热、承气之燥热、日脯热盛等症。《内经》太阴病有“腹满”,而《伤寒论》则以“腹满”作为太阴病提纲证。

《伤寒论》沿袭了《热论》的六经名称,并按六经对热病进行分类归纳,在《素问》六经分证的基础上,以六经作为外感疾病的辨证论治纲领。《素问•热论》的六经以经脉论证,《伤寒论》的六经又联系经络所连属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,以气血营卫为基础,以八纲为主导思想,弥补了《热论》六经病证以热证实证为主的不足,发展成为外感病辨证论治的纲领体系。所以说,《内经》为后世奠定了六经分证的理论基础。

关于伤寒传变规律的认识,《内经》认为,伤寒病邪的传变规律,是由表入里,先三阳后三阴,一日一经。这也是《内经》讨论热病的重要提纲之一。它告诫我们,在临床上要注意外感病有传变的特点,应当有病早治,控制传变,阻遏病势发展,这一点对后世伤寒、温病以及杂病的治疗都有深远影响。

但是,热病传变的时期和次序,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,如病邪的轻重,人体正气的强弱,是否及时和恰当的治疗等,所以并不完全是按固定的日期和次序传变的。即使在《内经》中也强调了这一认识,如《灵枢•邪气脏腑病形》说:“夫邪之中人,或中于阴,或中于阳,上下左右,无有恒常。”因此,不能将一日二日三日等的传变,视为外感热病的一般传变日期,也不能机械认为病邪只能从太阳顺序而传至阳明、至少阳、至太阴、至少阴、至厥阴等。《伤寒论》六经传变理论在《内经》基础上有所发展,对热病的循经、越经、直中等不同传变,以及对合病、并病、六经证候等,都结合临床实践,作了相应的补充,这是在《素问•热论》基础上的一大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