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(十四)五行气运失常与疾病的关系

(十四)五行气运失常与疾病的关系

苍天之气,不得无常也。气之不袭,是谓非常,非常则变矣⑴。帝曰:非常而变奈何?岐伯曰:变至则病,所胜则微,所不胜则甚,因而重感于邪,则死矣⑵。故非其时则微,当其时则甚也(3)。

​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

〔讲解〕

本文论述了五行气运失常与人体疾病发展变化的关系。

(1)“不得无常”,谓自然界气候变化不可能没有常律。姚止庵注:“春温夏热,秋凉冬寒,历古今而不易,谓之不得无常也。”“气之不袭”,谓五行之气不按次序,相互承接主时。上文指出自然界气候变化不可能没有正常的一般规律,这是首先须要明确的问题。自然界气候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是什么?即一年中春风、夏火、长夏湿、秋燥、冬寒的依次递变。反之,即所谓“气之不袭”,如春应温而反凉,夏应热而反寒之类皆是。这种不符合五行相生次序变化的气候,就是反常的现象。反常就是变异之气,可能影响和降低人体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,导致疾病的产生。

(2)“变至”,指变异、反常的气候到来。“所胜则微”,指变气为主时之气所胜(克),则病情轻微。张志聪注:“如春木主时,其变为骤注(暴雨,大雨),是主气为风木,变气为湿土,变气为主气之所胜,而民病则微。”“所不胜则甚”,指变气为主时之气所不胜,则病情严重,张志聪注:“如变为肃杀,是主气为风木,变气为燥金,变气为主气之所不胜,而民病则甚。”“重感于邪”,即再感受其它病邪。上文意为变异之气(反常气候)到来,就可能导致疾病的产生。但变异之气有负于主时之气的有胜于主时之气的,若负于主时之气,说明主气尚能主令,对人体的自然调节机能危害不大,因而所患之病也比较轻微。如果变气胜于主气,处于完全控制的状态,则主气不能发挥作用,对人体的自然调节机能将会带来极大的危害,因而所患之病就比较严重。这时若再重新感受其它病邪,则邪气愈胜,正气愈衰,正气缺乏抗御能力,所以就有死亡的危险。

(3)“非其时”,指不当克我之时。“当其时”,指正当克我之时。全句意为反常变气致病,如不当克我之时则病轻微;正当克我之时则病严重。这是承上文反复说明“所胜则微,所不胜则甚”的道理。张志聪注云:“故变易之气至,非其克我之时,为病则微;当其克我之时,为病则甚。”从精神实质理解,非时之气的危害,主要在于干扰或破坏人体固有的生理节律,从而降低人体的适应能力,以致引起疾病的产生。

五藏相通,移皆有次(1),五藏有病,则各传其所胜(2)。

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

〔讲解〕

本文论述了疾病的传变与季节更迭的关系。

(1)“五脏相通”可从两个方面理解:一是机体内在的五脏是相通的,因为五脏之间都有经脉相互联络,气血相互贯注,它们在生理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。二是机体内在的五脏与外界四时五行之气是相通的,如风气通于肝,火气通于心,湿气通于脾等。因为五脏与外在环境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。基于以上两点,五脏之间既然在生理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,在病理上必然可以相互影响。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无规律可循呢?下文接着指出“移皆有次”,认为病气的转移都有它的次序。这是为什么?它的次序又是怎样形成的呢?这个问题,联系上文并不难理解,因为自然界四时五气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,人是与天气相通,天气对人体的影响是巨大的,而作为人体生命活动中心的五脏,不能不作出适应性反应,因此五脏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,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与五行生克相应的规律性。但是,疾病是复杂多变的,而脏气之间的相生相克,又可以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有所不同,显然又不是五行生克规律所能限制的,所以对此不能机械地看待。

(2)“所胜”,指所克之脏。由于“五脏相通”,病气的传变都有一定的次序。五脏有了病变,就会各自传给它的所克之脏,如肺病可传之于肝,肝病不愈,又可传之于脾,脾病不愈,又可传之于肾等。但这种传变次序不是绝对的,因为病气的传与不传以及传变的所在部位,主要取决于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,如果正气胜于邪气,则病势决不会向前发展而引起传变。何况病邪的传变次序,又往往要受治疗、护理等因素的影响,所以不能将传变局限在五行相克的次序。

〔临证意义〕

时令季节,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,而病邪的传变,也与季节的更迭,气候的变迁有关。李东垣在《脾胃论》中,曾列举一些病变说明五行生克乘侮理论的具体运用。如说:“夫脾胃虚弱,遇六、七月(农历)间河涨霖雨,诸物皆润,人汗沾衣,身重短气,甚则四肢痿软,行步不正,脚欹(yī衣,倾倒),眼黑欲倒,此肾水与膀胱俱竭之状也,当急救之。滋肺气,以补水之上源,又使庚(代表金)大肠不受邪郁,不令汗大泄也。汗泄甚,则亡津液,亡津液,则七神(指神、魂、魄、精、意、志、智)无所依。经云‘津液相成,神乃自生。’津者,庚大肠所主,三伏(夏至第三庚日为初伏,第四庚日为中伏,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,总称三伏。有金气伏藏于夏的意思。)之义,为庚金受囚(庚金受到夏气的囚禁)也。若亡津液,汗大泄,湿令亢甚(长夏湿热并盛),则清肃之气甚(到了秋令),燥金受囚(清肃不行),风木无制(肺金不能制约肝木)。故风湿相搏,骨节烦疼,一身尽痛,亢则害,承乃制是也。……今更逢湿旺助热为邪,西方(肺金)、北方(肾水)之寒清绝矣。夏月宜补者,补天元之真气,非补热火也,令人夏食寒(指寒冷食物)是也。为热伤元气,以人参、麦门冬、五味子生脉。脉者,元气也;人参之甘,补元气、泻热火也;麦门冬之苦(甘)寒,补水之源而清肃燥金也;五味子之酸以泻火,补庚大肠与肺金也。”认为,脾胃虚弱的病人,适逢六,七月气候炎热潮湿的时候,由于适应能力减弱,有可能感受暑湿病邪,暑性升散,汗出过多,必然耗气伤津。湿土主令,肾水受克,故又见肾与膀胱的病变,如行步不正,昏眩欲倒等。但肾虚与气津耗损有关,肺为水之上源,故采用益肺生津方法进行急救。从季节来看,三伏正是气候炎然,金气伏藏的时候,如果汗出过多,津液耗伤较甚,入秋以后,清肃之气不能主令,肺金不能制约肝木,就会导致风湿当搏,骨节烦疼的病变,这也符合五行亢害承制的道理。临床上,因阴津耗伤,兼感湿邪,致使筋脉失于濡养,引起肌肉关节疼痛者,也常有所见。对于在长夏湿气主令的季节,元气为热邪所伤,肺肾俱病的患者,当用生脉散以益气生津,既可补水之上源以救肾,又可清肃燥金而救脱。这是东垣结合自己临床体会,说明五行理论的具体运用,必须与时令季节,气候变化,个体差异,以及疾病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起来,进行分析,才能正确地辨证论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