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(十四)五脏病理及病证

(十四)五脏病理及病证

肝病者,两胁下痛引少腹,令人善怒(1)。虚则目䀮䀮无所见,耳无所闻,善恐,如人将捕之(2),取其经,厥阴与少阳,气逆,则头痛,耳聋不聪,颊肿(3)。……心病者,胸中痛,胁支满,胁下痛,膺背肩甲间痛,两臂内痛(4)。虚则胸腹大,胁下与腰相引而痛(5)。……脾病者,身重,善肌肉痿,足不收行,善瘈,脚下痛(6),虚则腹满肠鸣,飧泄食不化(7)。……,肺病者,喘咳逆气,肩背痛,汗出,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(8),虚则少气不能报息,耳聋嗌干(9)……肾病者,腹大胫肿,喘咳身重,寝汗出,憎风(10),虚则胸中痛,大腹小腹痛,清厥意不乐(11),……

《素问•藏气法时论》

〔讲解〕

本文主要论述了五脏虚实的病理变化。

(1)“病者”,指实证,张志聪:“病者,邪气实也。”(下同)。“两胁下痛引少腹,令人善怒”,是指肝气实的病理表现。肝为刚脏,在志为怒,具有藏血,主筋,司运动,主疏泄等生理功能,其经脉抵少腹,挟胃贯膈,布于胸胁,上连目系,与足少阳胆互为表里,经脉相属,所以当肝脏邪气实时,就易导致经气郁滞,疏泄失常,而出现两胁痛引少腹,情志不畅而性情易怒。

(2)“䀮䀮”,指目昏花。“如人将捕之”,形容恐惧状,如有人将来捕捉自己那样恐惧,吴崑:“肝藏魂,魂不安则恐,如人将捕之。”肝脏精血亏虚,不能上荣,则两目失养,视物昏暗不明,两耳失聪,甚至不闻声响,肝血虚,血不舍魂,又可导致气怯善恐,好象有人将捕捉自己一样。

(3)如果当肝气上逆或肝胆之火循经上犯时,又易出现头痛,耳暴聋,面颊肿等症状。

(4)“支”,支撑。“膺”(yin英)前胸部。心主血脉,其经脉起宁心中,出属心系,直行的经脉从心系上行入肺,下出腋下,沿上臂内侧下行,终于手小指之端,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。而手太阳小肠之脉,又循臂上绕肩胛,交肩上。所以心脏邪气盛,心脉痹阻,经气郁滞之时,就会出现胸中、胁肋、臂内、肩胛等处疼痛。

(5)若心阳虚衰,阴寒凝滞,气化失常,水气上泛,就会出现胸腹胀大。心不能为肝行血,肝血瘀阻,经脉不利,则可引起胁下与腰牵引作痛。

(6)“善肌肉痿”,即多病肌肉痿软证。“瘈”,即筋脉挛缩。脾为中土,主运化水谷精微以充养肌肉四肢,其经脉起于大趾之端,上至内踝,沿胫骨后方,交出足厥阴之前,入腹属脾络胃。脾为湿邪所困,阳气阻遏,则周身困重乏力,若脾胃有热则消谷善饥;湿热内蕴,精微失运,气血不能营养全身,故肌肉消瘦痿弱,下肢无力收持,行动时手足抽掣,脚下疼痛。

(7)若脾虚失于健运,则饮食不化,水湿内停,而出现腹胀、肠鸣、泻下完谷、食物不消化等症。

(8)“尻”(kāo考平声),即尾骶部。“阴股”,指大腿內侧。“腨”,(chuǎi揣上声)指腓肠肌,《灵枢•寒热病》:“腓者,腨也。”“胻”,(háng杭),指胫骨。肺主气,司呼吸,主宣发肃降,外合皮毛。其经脉起于中焦,俞穴在肩背,络脉会于耳中,若邪气壅滞于肺,肺气宣降失常,则上逆而作咳作喘;经气不和,则肩背痛,汗出;肺气不利,邪气实于上,则足三阴经脉上行不利,经气郁滞于下,故见尻、阴股、膝、髀、腨、足等部位疼痛。

(9)“不能报息”,张景岳注:“报,复也,不能报息,谓呼吸气短,难于接续也。”肺气虚则呼吸乏力,气短难以接续,肺虚不能布气散津,则上窍失养而为耳聋嗌干等症。

(10)“寝”,通浸。“寝汗”,即浸汗,自汗多的意思。“憎风”,即恶风。肾为寒水之脏,主管全身水液代谢,靠肾中阳气以行气化,使清者升腾环流,浊者下输膀胱。其脉起于足下,沿股部内侧,贯脊、属肾、络膀胱。直行的经脉,从肾上行入肺中,挟舌本;其支从肺出络心,注于胸中。若邪气伤肾,影响肾气蒸化,形成水气泛溢,水注于下,则出现腹大胫肿;水逆于上,则为喘咳;阳气不布,水气阻滞,故身体沉重;阴寒内盛,阳气不及,表卫不固故汗自出而恶风。

(11)“清厥”,指四肢厥冷,吴崑:“盖四末之阳气受于胸腹,胸腹既病,则阳气不宜于四末,故清厥也。”“意不乐”,指心情不愉快。若肾气虚,阴寒之气上逆,故见胸中痛;阳虚寒盛,经脉运行阻滞,故大小腹痛;阳气不行于四末,故四肢清冷厥逆;阳气不宜于胸中,故多愁善感而不乐。

〔临床意义〕

《内经》中有关五脏虚实的论述,如《素问•调经论》关于五有余不足的论述,《素问•玉机真脏论》关于五实五虚的论述等等,都不及本篇对五脏虚实的病证的论述更为充分。后世医家在《内经》的认识基础上,又有比较系统的论证。如唐宗海说:“脏腑各有主气,各有经脉,各有部份。故其主病,亦各有见证之不同。有一脏为病,而不兼别脏之病者,单治一脏而愈,有一脏为病,而兼别脏之病者,兼治别脏而愈。业医不知脏腑,则病原莫辨,用药无方,乌赌其能治病哉。”他在论述五脏六腑的病机中,结合各脏的生理、病理特点,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各种病证。在谈到肝的主病时,他说:“肝为风木之脏,胆寄其间,胆为相火,木生火也。肝主藏血,血生于心,下行胞中,是为血海。凡周身之血,总视血海为治乱。血海不扰,则周身之血,无不随之而安。肝经主其部分,故肝主藏血焉。至其所以能藏之故,则以肝属木,木气冲和条达,不致遏郁,则血脉得畅。设木郁为火,则血不和。火发为怒,则血横决,吐血、错经、血痛诸证作焉。怒太甚则狂,火太甚则颊肿、面青、目赤、头痛。木火克土,则口燥泄痢,饥不能食,回食逆满,皆系木郁为火之见证也。若木挟水邪上攻,又为子借母势,肆虐脾经,痰饮、泄泻、呕吐、头痛之病又作矣。木之性主于疏泄,食气入胃,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,而水谷乃化。设肝之清阳不升,则不能疏泄水谷,渗泻中满之证,在所不免。肝之清阳,即魂气也,故又主藏魂。血不养肝,火扰其魂,则梦遗不寐。肝又主筋,瘈疭囊缩,皆属肝病。分部于季胁、少腹之间,凡季胁少腹疝痛,皆责于肝。其经名为厥阴,谓阴之尽也。阴极则变阳,故病至此,厥深热亦深,厥微热亦微。血分不和,尤多寒热并见。与少阳相表里,故肝病及胆,亦能吐酸呕苦,耳聋目眩。于位居左,多病左胁痛,又左胁有动气。肝之主病,大略如此。”

针对肝病的病理特点,清代医家王旭高提出了治肝十三法,方药具备,颇有影响,兹摘录于下,以供参考。

“肝气、肝风、肝火,三者同出异名。其中侮脾、乘胃、中心、犯肺、挟寒、挟痰,本虚标实,种种不同,故肝病最杂而法最广,姑录大略于后:

一法曰疏肝理气。如肝气自郁于本经,两胁气胀或痛者,宜疏肝,香附、郁金、苏梗、青皮、橘叶之属。兼寒,加吴萸,兼热加丹皮、山栀;兼痰,加半夏、茯苓。

一法曰疏肝通络。如疏肝不应,营气痹窒,络脉瘀阻,宜兼,通血络,如旋覆、新绛、归须、桃仁、泽兰叶等。

一法曰柔肝。如肝气胀甚,疏之更甚者,当柔肝,当归、杞子、相子仁、牛膝。兼热,加天冬、生地;兼寒,加苁蓉、肉桂。

一法曰缓肝。如肝气甚而中气虚者,当缓肝,炙草、白芍、大枣、橘饼、淮小麦。

法曰培土泄木。肝气乘脾,脘腹胀痛,六君子汤加吴茱萸、白芍药、木香。即培土泄木之法也。

一法曰泄肝和胃。肝气乘胃,脘痛、呕酸,二陈加左金丸或白蔻、金铃子。即泄肝和胃之法也。

一法曰泄肝。如肝气上冲于心,热厥心痛,宜泄肝,金铃、延胡、吴萸、川连。兼寒,去川连,加椒、桂;寒热俱有者,仍入川连,或再加白芍。盖苦、辛、酸三者,为泄肝之主法也。

一法曰抑肝。肝气上冲于肺,猝得胁痛,暴上气而喘,宜抑肝,如吴萸汁炒桑皮、苏梗、杏仁、橘红之属。

肝气一证,虽多上冒巅顶,亦能旁走四肢。上冒者,阳亢居多。旁走者,血虚为多。然内风多从火出,气有余便是火,余故曰肝气,肝风、肝火,三者同出异名,但为病不同,治法亦异耳。

一法曰熄风和阳。如肝风初起,头目昏眩,用熄风和阳法,羚羊、丹皮、甘菊、钩藤、决明、白蒺藜。即凉肝是也。

一法曰熄风潜阳。如熄风和阳不效,当以熄风潜阳,如牡蛎、生地、女贞子、玄参、白芍、菊花、阿胶。即滋肝是也。

一法曰培土宁风。肝风上逆,中虚纳少,宜滋阳明,泄厥阴,如人参、甘草、麦冬、白芍、甘菊、玉竹。即培土宁风法,亦即缓肝法也。

一法曰养肝。如肝风走于四肢,经络牵掣或麻者,宜养血熄风,生地、归身、杞子、牛膝、天麻、制首乌、三角胡麻。即养肝也。

一法曰暖土以御寒风。如《金匮》近效白术附子汤,治风虚头重眩苦极,不知食味,是暖土以御寒风之法。此非治肝,实补中也。

肝火燔灼,游行于三焦,一身上下内外皆能为病,难以枚举。如目红、颧赤、痉厥、狂躁、淋秘、疮疡、善饥、烦渴、呕吐、不寐、上下血溢,皆是。

一法曰清肝。如羚羊、丹皮、黑栀、黄芩、竹叶、连翘、夏枯草。

一法曰泻肝。如龙胆泻肝汤、泻青丸、当归龙荟丸之类。

一法曰清金制木。肝火上炎,清之不已,当制肝,乃清金以制木火之亢逆也。如沙参、麦冬、石斛、枇杷叶、天冬、玉竹、石决明。

一法曰泻子。如肝火实者,兼泻心,如甘草、黄连,乃“实则泻其子”也。

一法曰补母。如水亏而肝火盛,清之不应,当益肾水,乃“虚则补其母”之法,如六味丸、大补阴丸之类。亦“乙癸同源”之义也。

一法曰化肝。景岳治郁怒伤肝,气逆动火,烦热、胁痛、胀满、动血等证、用青皮、陈皮、丹皮、山栀、芍药、泽泻、贝母,方名化肝煎,是清化肝经之郁火也。

一法曰温肝。如肝有寒,呕酸上气,宜温肝,肉桂、吴萸、蜀椒。如兼中虚胃寒,加人参、干姜,即大建中汤法也。

一法曰补肝。如制首乌、菟丝子、杞子、枣仁、萸肉、脂麻、沙苑蒺藜。

一法曰镇肝。如石决明、牡蛎、龙骨、龙齿、金箔、青铅、代赭石、磁石之类。

一法曰敛肝。如乌梅、白芍、木瓜。

此三法,无论肝气、肝风,肝火,相其机宜,皆可用之。

一法曰平肝。金铃、蒺藜、钩藤、橘叶。

一法曰散肝。“木郁则达之”,逍遥散是也。“肝欲散,急食辛以散之”,即散肝是也。

一法曰搜肝。外此有搜风一法。凡人必先有内风而后外风,亦有外风引动内风者,故肝风门中,每多夹杂,则捜风之药,亦当引用也。如天麻、羌活、独活、薄荷、蔓荆子、防风、荆芥、僵蚕、蝉蜕、白附子。

一法曰补肝阴。地黄、白芍、乌梅。

一法曰补肝阳。肉桂、川椒、苁蓉。

一法曰补肝血。当归、川断、牛膝、川芎。

一法曰补肝气。天麻、白术、菊花、生姜、细辛、杜仲、羊肝。”(《王旭高医书六种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