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(二)四时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规律

(二)四时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规律

故阳之动,始于温,盛于暑(1);阴之动,始于清,盛于寒(2)。春夏秋冬,各差其分(3)。

​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

〔讲解〕

本文论述四时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规律,并讨论了天地之气相差的问题。

(1)“阳之动”,指一年中阳气的运动。“温”,温暖。“暑”,炎热。一年中阳气的运动,开始由春天的温暖,逐渐发展为夏天的炎热。这反映上半年气候变化有一个由温到热的过程。这个过程的出现,与太阳在天球的运动位置有关。

(2)“阴之动”,指一年中阴气的运动。“清”,清凉。“寒”,寒冷。一年中阴气的运动,开始于秋天的清凉,逐渐发展为冬天的寒冷。这反映下半年气候变化有一个由凉到寒的过程。这个过程的出现,同样与太阳在天球的运动位置有关。一年中,太阳从春分点到秋分点为阳,从秋分点到春分点为阴。其中夏至点为阳之极,冬至点为阴之极。所以四时温热凉寒的变化,与太阳运动密切有关。

(3)“差”,差异。“分”,指日数。“各差其分”,指实际气候变化与季节相差的时间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和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认为时间差数为:三十天,或三十日有余。注家多从气候变化的正常或异常,即太过与不及来解释。如王冰说:“征其气化及在人之应,则四时每差其日数,与常法相违。”这是说一年四时的气候变化与相应的季节往往有一定的差异,如春季始于正月,气候应转温和,但实际上到二月,气候方始转温,推迟了三十天。所以王冰又说:“春始于仲春(二月),夏始于仲夏(五月),秋始于仲秋(八月),冬始于仲冬(十月)。”实际的气候变化与时令季节不符,故说“与常法相违”。说明《内经》十分注意实际气候的观察,并明确堤出了天地之气相差的问题。